中国新闻社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国内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权威文章称中国社会分工和阶级构成演变还会发展

2003年01月31日 10:33

  中新网1月31日电 今天出版的光明日报刊载中国工程院课题研究组撰写的《科技进步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文章。文章强调,在未来五十年里,科学技术还将迅猛发展,中国将实现工业化,并走向现代化,社会分工和阶级构成的演变还会发展下去。

  文章在论述百年来科技进步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认识后,强调指出,在中国完成工业化、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工人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许多农民也将转移到第二和第三产业,即使留在农业领域里的农民,他们的文化程度和科技水平也将进一步提高。总之,工人阶级的队伍将不断扩大,工人的财富将不断增加,工人将不再是无产者。

  文章说,运动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也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定律。运动就是变化,运动就是发展,一切事物都在发展变化之中。马克思主义也是与时俱进的。

  文章说,100多年过去了,世界已经发生了亘古未有的巨变。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劳动生产方式,也必然会对经典的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产生影响,使其增加新的内涵。

  第一,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极大提高,脑力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正在逐步增大。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加强,速度加快,成百上千倍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到了20世纪末,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主要来自于科技进步的贡献。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后,我国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各级政府提高了对科技重要性的认识,全民的科技意识不断增强。在1979年以来的10多年间,我国的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大为提高,脑力劳动者的贡献得到了高度重视,脑力劳动者成为工人阶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随着技术成果在第三产业和社会各领域的渗透和应用,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也创造一定的财富和价值。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表明,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不断增长,在2000年的新增财富(GDP)中,第一产业占16%,第二产业占51%,第三产业占33%。在现代社会中,第三产业也创造大量价值。在马克思时代,第三产业占新增财富的比例很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大量劳动不仅需要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结合,而且需要物质生产部门与服务密切结合。

  第三,资本在运作过程中能够增加价值。当前,全世界经济学家公认,物质财富的生产主要是由劳动力、资本和科学技术等决定的。中国在1979年以来的十多年期间,GDP平均年增长10%,其中资本投入的年均增长率为10.36%,接近劳动投入的年均增长率2.71%的4倍。世界各国在计算投入产出时,都把资本看成是直接创造财富的生产要素。在我国一些先进的生产线上,设备的投入和软件的运行起着决定作用。现在大量装备机器人,用以代替人创造财富。它是资本和科技(软件)共同创造财富。这些事实说明,资本、科学技术,乃至经营管理同活劳动一样,都是重要的生产要素,都对创造社会财富和价值做出贡献。

  第四,交通运输、电力网、通讯网等公共设施也是创造国民生产总值的重大的社会生产力,这是19世纪所不存在的。党的十五大提出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这是在现代化生产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发展和创新。目前,我国科技人员的创新成果、发明、专利等知识和技术,可以以股份形式作为知识资本投入。在发达国家,知识资本可高于实体资本(不动产、资金等)很多倍。我国的很多高科技企业也已经开始这样做了。

  第五,科技进步使工人阶级的组成发生了重要变化。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同时要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文章说,20世纪下半叶,邓小平同志指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还应包括科学家、工程师、医生(保护生产力)、教师(培育生产力)、经营管理人员、职业企业家等等。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人员和从事经营管理的职业企业家已成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代表和载体。这一论断如实地反映了百年来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职业分工越来越细的现实,客观地反映了现代工人阶级的内涵和工人阶级政党的阶级基础。

  文章认为,在未来五十年里,科学技术还将迅猛发展,我国将实现工业化,并走向现代化,这种社会分工和阶级构成的演变还会发展下去,还会出现新的劳动职业,就像近几年迅速增长的软件工程师和软件人员那样。可以预计,脑力劳动者将越来越多,逐步成为创造财富的主要力量,成为工人阶级中代表先进生产力的、人数不断增长的部分。


 
编辑:吕振亚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