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科教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媒体披露:中国"远望"号如何测控"神舟"四号(图)

2003年02月25日 13:56


“远望”号测量船资料照片



中国“远望”三号测量船


  中新网2月25日电 2月14日上午9时,历时85天、远航两万多海里的“远望”三号测量船抵港,至此,中国航天测量船队圆满完成了对“神舟”四号飞船的跟踪测控任务。

  今天的科技日报披露了中国“远望”号远洋测量船精心跟踪测控“神舟”四号的内幕。

  ——精心跟踪测控“神舟”

  海上测量与陆地测量差异很大,在技术上更为复杂。海上测量是在地球转动、海水流动、船体摆动、天线晃动、目标移动等复杂动态环境下捕捉高速运动的航天器,并实施复杂的控制,测控战机稍纵即逝,一秒甚至一毫秒的误差都会造成严重后果。

  为了保证测控成功,“远望”号测量船队开展“回想、预想、联想,查问题、查隐患、查差距”,保证设备以最佳状态参试。通过“三想三查”活动,共查出并解决了大小问题隐患500多个。其间,感触最深的要数远望四号船测控副部长黄玉学,他主管的一测控雷达的某核心设备出现了故障,测控飞船全靠这个设备发出强烈的电波来实现。然而,这是一套进口的高精密仪器。全部拆开它来检修,一是时间来不及,二是检修技术心里没底。怎么办?他及时向船负责人汇报,启动了备件,确保了圆满完成任务。

  ——“神舟”大洋历险

  2002年12月30日凌晨0时40分。布阵于三大洋上的远望号测量船数百台(套)设备全部联结起来,一齐对准了飞船飞来的方位。

  然而,就在火箭腾飞进入倒计时10分钟的时候,负责接收飞船太阳帆板展开信号的小环接收机突然发生故障,造成遥控终端主机无法调制。要知道,接收北京航天指挥中心的指令,向飞船发送指令,全靠遥控终端主机。在这节骨眼上,测控组负责人沉着指挥,与技术组人员一起指挥相关人员寻找原因,启用备用设备,进行设备抢修,确保了测控雷达的正常运行。约七八分钟后,飞船抵达预定空域,雷达捕获目标,并成功地发出了飞船太阳帆板展开指令。

  1月2日,远望一号船在预定海域进行第49圈飞船测控任务时,风浪如同猛兽对远望船进行着一次比一次猛烈的袭击。突然,机电控制舱内警铃大做,指示灯显示减摇鳍发生故障,船体摇晃明显加剧,此时为当地时间2日凌晨0时20分。

  如不及时解除故障,将直接影响本圈次测控任务的完成。有关人员顾不上连日的极度疲劳,4人一头钻进噪音120分贝、35度高温、油气味十足的机舱排查故障。故障很快找到了,接着又寻找故障原因,时间一小时又一小时地过去,4个人穿梭于狭小的机舱之中,汗水不停地从工作服中渗出,干了又湿。原因终于找到了,经过数小时奋战,故障排除时,时钟已经指在1月2日上午9点整。(方志山 于莘明)


 
编辑:赵建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