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静寂的山野中,数百座小小的墓冢悄然矗立,不知名的人献上的鲜花、香烛在微凉的风中轻轻摇曳。
华侨义冢,是收埋无主华侨尸骸的墓地。
从19世纪起,不少中国人漂洋过海到美洲和东南亚一带作劳工,史称“卖猪仔”。史料记载:为了让在海外去世的华侨能魂归故里,侨居地的华侨社团会捡拾其骸骨运回其家乡,由死者家属认领。无人认领的骸骨,则由当地慈善机构集体安葬,是为华侨义冢。
广东省新会本地人口88万,而旅居世界40多个国家、地区的侨胞和港澳台同胞却达67万人。穿过市井繁华的城区,记者一行五人来到义冢所在地———新会郊外圭峰山西南麓的黄坑。据当地有名的侨史专家欧济霖介绍,这里以前是荒无人寂的山野,近年的经济开发使这里逐渐成为工厂林立的地方,在不断的开发过程中,华侨义冢重新被人们发现。
自1992年以来,新会先后发现华侨义冢群4处,墓穴总数2500多个,其中最近发现的一个规模最大,有1500穴。新会华侨义冢规模之大,墓主原侨居地域之广,坟墓保存之完好,均为全国罕见。
穿过工厂区便来到黄坑的山脚,一条水泥台阶路直通向林木阴蔽的山谷,可以看出这条平时少人来的路刚刚被人清扫过。进入谷中可见一个平坦的墓场,数百座半圆形的沙灰冢排列成行,最前面是一块稍大的墓碑,刻有“义冢”字样。空地上,摆满了不知什么人拜祭的香烛和鲜花。
欧济霖说,自从华侨义冢发现之后,新会当地的许多居民、返乡探亲访友的华侨华人都会自发前来拜祭。当地华侨中学的学生在每年清明都会来扫墓,平时也会定期前来维护。
“每一处华侨义冢被重新发现后,都是杂草丛生、坟墓颓败,碑上所刻的墓主的姓氏字迹非常模糊。在每一尊墓前我们都要蹲跪下来,用手指仔细触摸探索碑文上的槽沟,然后涂上油漆,使字迹重新显现。”今年70岁、已满头白发的欧济霖告诉记者。
为什么新会地区有这么大规模的华侨义冢?欧济霖研究无数华侨史典籍后发现:华侨的骸骨在运输途中,大多以新会为中转站。骸骨运回新会后,受各种因素影响转运不出去,积存日久,就只好择地安葬。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6月11日第五版 作者:车晓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