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国内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将对文化单位实行分类管理 着力体制的创新

2003年07月15日 19:07

  中新网7月15日电 中国将把文化事业单位分成公益性文化事业、经营性文化产业两类,通过深化改革和体制创新,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和文化行业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繁荣文化事业。

  15日在武汉召开的全国文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座谈会上,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说,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两个轮子,要坚持两手抓。公益性文化单位的改革以增加投入、转化机制、增强活力和改善服务为重点,深化内部改革,面向群众,面向市场,利用市场机制增强自身活力。经营性文化单位的改革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为重点,发展壮大文化产业。

  据文化部人事司司长吕章申介绍,文化部正对公益性文化单位、经营性文化单位的改革发展思路、体制创新等问题进行研究论证,着力推动文化体制创新。目前,最基础的工作就是做好人事制度改革,做好人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

  中国现有全民所有制文化事业单位30多万个,从业人员168万人。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从1979年调整事业、改革体制开始,先后进行了承包制、布局调整、双轨制、以文养文、结构调整、演出场次补贴等探索。对解放艺术生产力、激发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目前,不少地方对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存在误区。一些地方不区分不同单位的公益、非公益性质,以发展文化产业为名,把所有文化单位简单地推向市场,使一些公益文化单位靠出租门面,经营副业勉强维护。而有些地方把所有文化单位统统由财政供养,该进入市场的没有进入市场,财政不堪重负,文化单位也丧失了宝贵的发展机遇。

  文化事业单位要进行用人制度、分配制度在内的人事制度改革,同时进行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和保障机制在内的人事管理机制创新。文化部已选择重庆、湖北、广东、辽宁等地的文化事业单位进行试点。(据新华网,作者:黎昌政、罗琳)

 
编辑:李淑国

相关报道:“三个代表”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2003-07-03 19:47:54)

  打印稿件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