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港澳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香港中文大学邀万名市民验血 研究冠状病毒抗体

2003年09月24日 08:41

  中新网9月24日电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昨日成立防疫研究中心(Centre for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并随即展开香港有史以来最大型的血液研究,希望可以取得超过1万名市民的血液样本,了解香港市民拥有沙士冠状病毒抗体的百分比,以及沙士在本地的传播模式,预期今年年底能够公布初步研究结果。

  内科及药物治疗系教授陈家亮,昨日出席防疫研究中心成立典礼时指出,希望透过上述研究,找出一系列答案,包括:拥有沙士抗体的市民数目,并了解感染沙士途径;有抗体但没有病发的原因;拥有抗体,是否等于拥有免疫力,等等。

  他又指,如果研究显示只有少数市民有沙士抗体,即表示大部分市民没有接触沙士,他们一旦受感染,发病的机会会相当高。

  具抗体医护无明显病征

  中大早前为沙田威尔斯亲王医院600名曾照顾沙士病人的医护人员,进行抗体测试。结果发现,其中三名医护人员拥有沙士抗体,但他们在3月至5月期间,只出现发烧等轻微症状;这一现象显示,他们曾感染沙士,但没有出现明显病征。对于这一医院现象,有需要进一步探讨原因。

  内科及药物治疗系主任沈祖尧指出,由于医院病毒浓度较社区环境高,因此医护人员感染沙士的风险较普罗市民大;目前进行的血液研究,是希望了解市民在一般社区环境,如地铁等感染沙士的机会率。

  未知是否与免疫力有关

  他续说,从以往的情况看,有市民感染部分传染病,如甲型肝炎,可以没有出现病征,但在其分泌液中,能找出疾病抗体,而这些市民本身也具备对这种传染病的免疫能力;因此,不排除沙士也有同样的特性。

  微生物学系副教授陈基湘表示,现时医学界只取得具有沙士严重病征的病人资料,但病征不明显的病人数据,只能依靠上述医护人员的个案研究,资料可说是非常贫乏。因此是次血液测试,对日后研制沙士疫苗、探索治疗方法等有重要的作用。

  向五万市民发信邀捐血

  经过随机抽样后,由昨日开始至十月底,香港中大会向5万名年龄五岁或以上的市民发信,邀请他们到全港18间特约化验所,捐出7cc、相等于一汤匙的血液进行测试,一旦发现样本对冠状病毒呈现阳性反应,中大会通知有关市民,并作出进一步的跟进工作。

  整个研究经费逾百万,如果未来两个月内可以齐集样本,估计年底前可以公布研究结果。

  中大除了测试血液中的冠状病毒的抗体外,亦会检验市民血液中的胆固醇、血醣含量,及是否感染甲型肝炎等,市民可以顺道作身体检查,一举两得。(记者黄锦佳)

 
编辑:金秋

相关报道:健康人群中也有SARS抗体 可遏制SARS大面积流行 (2003-09-24 07:07:50)
          新加坡卫生部称实验室安全程序不当导致SARS病例 (2003-09-23 17:40:30)
          对新加坡抗SARS措施有信心 澳洲飞机不会改航道 (2003-09-23 16:06:53)
          香港卫生部门官员今巡视罗湖口岸防SARS检疫设施 (2003-09-23 15:46:19)
          港中大成立防疫研究中心 拟展开SARS抗体研究 (2003-09-23 15:03:16)
相关专题:高度警惕疫情 防控非典反复
  打印稿件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