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0月12日电 最新一期《瞭望》周刊发表文章指出,精神文明重在建设,而精神文明的建设是一个庞杂浩繁的系统工程,一些干部和群众有建设之心,却感觉如同狮子吃天,不知从何处下嘴。对此,有关专家指出,针对现实的积弊选准突破口,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战略战术,并就此提出了不少操作性强的意见、建议。许多地方在实践中也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可资借鉴。
科学的测评体系和长效的保障机制
文章指出,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一手硬,一手软”是多年来存在的一个老问题。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缺少一个科学的测评体系和长效的保障机制。首先是因为精神文明建设成就的考核标准本身很难量化;二是没有真正建立起思想道德建设的制度保障机制,软任务没有强措施,工作上弹性太大;三是由精神文明自身的特点决定的。
最近,北京市东城区委宣传部在总结多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与社科部门合作,制定了街道社区“公民道德建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道德管理、道德基础、道德环境、道德修养、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7个方面,制定了衡量一个地区公民道德建设水平的100个量化指标。此举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好评。基层干部说,今后抓公民道德建设,我们心里更有谱了;社区居民说,一测量,我们身边的道德水平也能看得见、摸得着了;相关职能部门和专家学者则认为,这一体系为建立公民道德建设的规范化长效机制作了开创性探索。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出现新载体
文章还写到,上世纪90年代初,四川省崇州市曾推出“三户”(遵纪守法户、五好家庭户、双文明户)评选活动,在全省得到推广和普及。这一活动的成功经验曾引得十多家中央新闻媒体进行报道,全国到崇州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然而,近几年,这项曾广泛调动了农民参与积极性的活动,因为依赖的社会环境和基本条件发生了改变,大部分乡镇陷入停滞状态。
据了解,中央文明委最近在调研中发现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出现了新载体,文明诚信户的评选活动就是其中之一。过去,农户到信用社贷款,必须有抵押物。但绝大多数农户因为没有有效的抵押物而被拒之门外。一些地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开展评比文明诚信户活动,由信用社派出信贷员,与村党支部领导组成评比小组,一户一户申报评选,评出一、二、三星文明诚信户,评上三星的可以得到利息优惠,还可以多贷款。去年开始,山东、辽宁等地的一些地方已经开始了。
解决创建活动主体缺位问题
文章中还指出,在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创建活动主体缺位:曾是“工厂主人翁”的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在自谋职业、打工创业的艰辛历程中,大多游离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外,而这一群体失落的心态和生活的困境,恰是需要给予特别关注、帮助及精神支撑的重要群体。在加快城市化进程中日益庞大、日趋稳定的流动人口大军,已成为大中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言行举止、行为习惯和文明素质,直接影响城市的交通秩序、社会治安和环境。
有学者指出,强化主体意识。所谓主体,就是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主体即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动力也是目的,既是“建设主体”也是“受益主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依靠主体,提高主体。强化主体意识,首要的是要吸引人民群众参与。离开了人民群众的参与,精神文明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既不可能,也无意义。
精神文明建设要创造不要制造
文章最后还写到,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长马仲良研究员提出,精神文明建设要创造不要制造。他说,我们过去的社会管理体制是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的完全行政化的管理体制,现在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要求。表现在精神文明建设领域,就是把群众束缚在完全行政化的社会管理体制之下,广大群众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处于被动状态,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精神文明建设往往靠“组织”活动,停留在喊口号、唱高调、一阵风、走过场,流于形式的状态,不仅达不到预期目的,而且让群众反感。这就是“制造”,制造精神文明建设一时热闹的假象。必须对这种状况进行改革,不断实现党和政府在精神文明建设领域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上的创新。群众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的创造源泉。人民群众的热情一旦迸发出来,就会呈现出精神文明建设繁花似锦的喜人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