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香凝艺术精品展”今日在香港大会堂开幕。这是建于深圳的中国国家级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首次将馆藏何香凝先生书画作品在港展出,香港商报今日刊登文章,向读者介绍了何香凝传奇的一生。
何香凝(1878-1972),中国杰出的革命家、政治活动家和国家领导人,廖仲恺先生的夫人,著名画家。生前曾担任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何香凝,原名瑞谏,祖籍广东省南海县棉村乡(现广州市郊区鹤洞乡),1878年出生于香港。父亲何载,是香港的大地产商。1897年10月,19岁的何香凝与廖仲恺在广州结婚。廖仲恺是何香凝的佳偶良师,这一对革命夫妇,在那样的封建时代能够保持亦师亦友的关系,互相砥砺。
廖仲恺为客籍归侨,后来成为孙中山的亲密朋友和得力助手,曾任广东军政府财政部副部长。20世纪初,廖仲恺和何香凝在孙中山先生的领导下,从事辛亥革命和反对南北军阀的斗争;1924年前后,协助孙中山制定“新三民主义”革命纲领,改组国民党,促成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对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1902年,何香凝变卖全部家产支持廖仲恺赴日本留学,第二年,何香凝也东渡日本,入东京女子师范学校预科学习。1905年,何香凝加入同盟会,由孙中山主持入盟仪式,成为最早的女会员,负责同盟会的通讯联络及勤务工作。
他们夫妻在东京的家,就成为孙中山等革命党人的联络站和聚会场所。为了保守秘密,她家中没雇女工。何香凝学习生火、做饭并自己带孩子。他们的收入也多用于接济同志。孙中山对何香凝一直非常倚重,许多生活琐事乃至同宋庆龄结婚等事都交何香凝安排,并长期以日语“欧巴桑”(对年长的太太和管家的称呼)相称。
1949年4月新中国成立后,何香凝来到北京,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被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后来,又被任命为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
作为革命家、艺术家的何香凝、廖承志母子,在20世纪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影响。新中国成立之后,两代人继续在侨务和统战方面不懈努力,贡献卓越。母子俩都擅长书画,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以画抒情,以画自娱,共同创作了许多作品。(来源:香港商报,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