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19日电 据《瞭望》新闻周刊报道,专家认为,中国的对外工作,目标主要有三;而中国的外交应树立强烈和全方位的富民意识以及忧患意识。
报道说,在中国的发展进程中,国际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将长期并存——这是中国高层对未来国际形势的基本判断之一,中央因此提出,要充分利用有利因素,积极化解不利因素,努力变挑战为机遇。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教授认为,对外工作目标有三:一是安定环境,为国内发展创造一个有利的外部条件;二是保护中国的国家利益,并为获得更多的利益作出努力;三是防止“台独”,促成使台湾在国际社会的进一步边缘化对我有利的态势。
专家分析,从近期看,不确定因素,首先是两岸问题,现在不能排除会发生意外事件。如果发生某种比较急剧的变化,可能会对现在的外交态势产生影响,这也是中国现在正极为关注的。
第二是美国大选年,可能会出现一些干扰中美关系发展的事件。当前已经出现了一些干扰事件,比如美国又要在国际人权大会上提交所谓中国侵犯人权的议案,在中美贸易问题上做一些矫情的炒作,还有在香港问题上的一些举动,但这些目前还没有成什么气候。从经验看,中国在美国大选年经常会成为“替罪羊”和受害者,因此不能排除某个问题被炒热,因而干扰中美关系。现在应防止它突然将某个问题炒热、炒大。
第三是朝核问题。朝核问题主要是美朝之间的问题,但地域上邻近中国东北,而且时段上正与中国要重振东北重合。如果朝核问题发生比较大的波折,导致局势不稳定,可能会对外交工作带来较大的冲击,也会影响到正在进行的国内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武东和说,今年和今后几年,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中国的外交应树立两个明确的观念:
一是要有强烈和全方位的富民意识。外交不是为外交而外交,而要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周边环境和国际环境服务,为实现中国的和平崛起服务,为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现“走出去”战略服务。
二是外交工作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所谓忧患意识,就是要看到矛盾、困难、风险、挑战,而且看得越深、越透、越全、越早越好,这样就可以主动地采取必要的措施,及时化解矛盾,克服困难,应对挑战,使我们处于主动的地位。当前,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错综复杂,许多不确定因素广泛存在,有必要树立大局观念、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谋划、实现中国的外交政策,充分体现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主持公道的、热爱和平的、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的大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