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好些部门的工厂经历了引人注目的“瘦身”疗法。办法主要有两条:一是迁厂,二是诉诸代加工商。
亚洲,尤其是中国,成了好些欧洲大集团迁厂的首选地。法意半导体集团(STMicroelectronics)不愿花钱使雷恩(Rennes)厂现代化,而宁愿关厂,将生产迁往新加坡。新任副总经理称,在亚洲开创的就业岗位可以拯救在欧洲的岗位。
由于成本问题,欧洲电子电信钜子最大限度地将生产迁往亚洲,尤其是印度和中国。德国电子业巨头去年在中国的职工人数增加了1000,增至1.35万。法意半导体集团2年之内在中国雇用的职工人数翻番,增到2251人,占集团总人数的5%。
法国汤姆森集团(Thomson)的电视机生产子公司与中国TCL集团联合,拟在中国建立2个研究开发中心,专攻电信及无线应用。汤姆森集团声称,它执行的并非“迁厂战略”。因为他们同时在美国东海岸加州的伯班克以及普林斯顿各建了一个研究开发中心,此举目的是贴近客户。集团承认,有时也把研究课题包给一些成本较低国家的研究中心。原因很简单:一个刚走上工作岗位的中国工程师的工资成本只有一个法国工程师的五分之一。
法国电力、电子及电信业联合会副主席加塔兹解释,“把全部生产和研究活动迁往中国的诱惑可能很大。中国确实存在风险,更别说使我们国家丧失工作岗位的风险。”
阿尔卡特尔(Alcatel)把10来家子公司集中在“上海贝尔”公司旗下。2003年底,该公司移动电话部门雇用了700人,其中一半在中国从事产品设计。(来源:《欧洲时报》引述《费加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