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一月十九日电 (记者王进昌)中国文化产业的宏观形势存在着“战略性短缺”。去年以来一些新披露的数字和研究使人们认识到,这是一种非常规的短缺状况,应该引起严重关注。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明今天在此间说,中国文化产业的战略性短缺是在中国服务业总体发展滞后这一背景下形成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这几年,中国第二产业增长迅猛,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却在下降,文化服务业的增长总体上也比较缓慢。这种情况是与中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的发展态势相矛盾的。因此,如何以文化产业的发展参与国民经济战略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协调均衡发展,仍然是一个需要强调的重大主题。
张晓明今天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二○○五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形势发布会”上做报告时说,二○○三年至二○○四年的一个突出现象是,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冲动很大,公共财政对文化设施的拨款规模几乎超过改革开放以来的总和,一个前所未有的文化投资高潮正在兴起。但与此恰成对照的是,中国文化体制改革还在酝酿之中,文化产业领域资源配置机制和政府职能转变还未完成。这就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领域多次出现过的、以行政性推动为特点的“投资饥渴”和“经济过热”景象。体制机制改革滞后使得发展冲动无序化,文化产业发展出现“泡沫化”现象。
张晓明说,明年将进入“十五”计划最后一年,“十一五”规划已经提上日程,中国文化产业正在面临更大的发展机遇。如果不能很好地总结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教训,将发展纳入改革的轨道,以资源配置机制的重大转换推动健康的增长或发展,而是任凭个别领域的“泡沫化”趋势蔓延,就可能为今后的发展制造新的障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