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7月6日的新加坡,为奥林匹克的历史铸就了又一段“传奇”———在历史上最激烈的一次申奥竞争中,一年前还远远不能与巴黎、马德里相提并论的伦敦,居然在经过4轮激烈的投票后“幸存”了下来,并最终从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口中掏出了这样一句称得上“惊雷”般的话语:“获得2012年夏季奥运会主办权的城市就是……伦敦!”
尽管大家已经估计到,2012年的申奥竞争肯定不会是4年前北京那样“轻松胜出”的翻版,但伦敦最终“成功逆转”也仍然让所有人吃惊。那么,为什么巴黎在当了两年多的“大热门”之后、在连续第二次申办赚够“同情分”的情况下,依旧不敌去年3月还被IOC评估代表团批评得体无完肤的伦敦呢?伦敦,究竟为什么赢?
巴黎大意失荆州
伦敦的胜出,表面上看是比巴黎多拿到了4票,而导致这种结果的主要因素,其实在于巴黎自己,他们在“热门”的光环下错误估计了形势,尤其是错误估计了马德里受欢迎的程度。评估报告公布前,按照一般估计,巴黎、伦敦和纽约将是排在前三位的城市,应该能坚持到第3轮投票。但事实并非如此。纽约的主场馆计划遭到否决后,受到的打击是致命的,最终造成了他们第二轮就出局的结果。而马德里正好相反,他们的硬件设施可能不如纽约、巴黎,但人民对奥运会的热情却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料。最后陈述结束时,西班牙人的激情奔放成了整个会场的主题,雷鸣般的掌声压倒了之前陈述的所有城市。要知道,“人民欢迎”本身就是IOC委员做出选择的重要标准,更何况,马德里在IOC中拥有的影响力也很强,前IOC主席萨马兰奇不就是西班牙人吗?实际的投票过程也告诉人们,马德里并非“局外人”,他们首轮仅获20票,次轮就猛涨到32票,排在第一位。这就说明,首轮出局的莫斯科留下的15票,大部分“走”到了伊比利亚半岛。
马德里如此强势,显然出乎巴黎的预料。传统上,纽约的支持者会在“大苹果”离开后转投伦敦,而马德里的支持者多半会支持巴黎。但是,巴黎没想到马德里的支持者会这么多,事先没想到,而工作自然也没做到家,而那没“做工作”的多出来的几票,很可能就被“侵略性”极强的伦敦拉走了。双方最后只有4票之差(54对50),这意味着只要有两三个委员改变主意,结果将完全不同。中国资深的IOC委员何振梁就表示,巴黎绝对不是输在申办的质量上,而是输在没有理顺“IOC内部错综复杂的关系”上。
伦敦更能改变自我
伦敦的最后陈述,集中强调奥运会对年轻人的影响。他们通过孩子的眼睛透视着体育巨大的人文和社会效应,无论是在情感还是在理性上,都让人很容易接受。伦敦奥申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还进一步提醒委员们,不能想当然的认为年轻人会自然接受体育,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里,体育的积极性很容易被其他“诱惑”消解,而伦敦正是要通过举办奥运会,重新让下一代体会到体育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千万不要小看这种理念的阐述。中国台北的委员吴经国就表示,他会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去作出选择,会考虑选择这个城市将为他们的未来带来多少影响。庞德也说:“我们总是在想给后辈留下怎样的遗产,总在考虑如何让下一代继续关注体育。”由此可见,伦敦算是把住了IOC委员的脉搏。
从更现实的角度讲,英国政府将为这届奥运会投入196亿美元。而据估计,旅游和电视转播还将为伦敦带来40亿英镑的收入。这样,伦敦强调2012年奥运会将为发展相对滞后的伦敦东区带来巨大变化,就不再是空中楼阁。IOC最喜欢看到这种改变,因为其中体现出体育超越本身的神奇能量。相对而言,巴黎虽然各方面条件都很出色,连主场馆都不需要重新建设,但正因为如此,IOC委员难免质疑:奥运会究竟能给巴黎带来什么变化呢?如果没有太多变化,人们又凭什么欢迎奥运会呢?在5个城市都有能力举办一届出色奥运会的情形下,当然要选择最能改变自身形象的那一个。而伦敦,把这种愿望表达得最恰如其分。
伦敦,究竟为什么赢?原因还有很多。比如,伦敦中途换将,选择了一个出色的奥申委主席,挽救了危局;又比如,英国政府表现得相当积极,G8峰会的东道主布莱尔居然花费了宝贵的48小时飞赴新加坡进行游说……庞德说得好:“制造惊喜的原因是很多的,但这么多小事汇集起来,足以改变一两个人的想法。而我们都知道,最终只差4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