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7月12日电 7月,“两岸热”持续高温。新党“民族之旅”正行至北京;两岸县市“双百论坛”还在南京举行;“海峡两岸资讯产业技术标准论坛”刚在4领域达成十多项共识;两岸4000名大学生联欢活动又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香港明报今天刊发署名“欧阳五”的评论文章称,如此热络,令人想起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两岸交流热潮,但其广度、深度,已不可同日而语。今次“两岸热”有以下特征:
一、大陆强势主导,民间唱主角;
二、两岸双向参与,但主要活动在大陆,多是围绕落实“胡连会”、“胡宋会”成果;
三、民进党基层人士开始参与。
但文章也指出,“两岸热”固是好事,但不能盲目乐观,尚需冷静思考。
其一,历经多年选举和“民粹”操弄,岛内大致形成蓝绿两大阵营。“两岸热”尚基本存于大陆与岛内泛蓝阵营之间。
其二,“大陆热”对泛绿阵营有所触动,但冲击有限。包括陈水扁嫡系在内的民进党“立委”准备到大陆参加财经论坛,“台联党”也有人称有条件与中共接触,在阿扁一句“没什么好接触的”及基本教义派强烈反弹之下,都只好作罢。对北京来说,如何让泛绿人士参与到两岸交流中来,消除敌意、建立互信,还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课题。
其三,泛蓝之整合依然有不确定性,这为其制衡民进党政府、争取第2次政党轮替以及两岸政党间的良好互动带来变数。特别是,7月16日国民党主席首次直选,马英九、王金平谁会胜出?将来连战将扮演什么角色?国民党的路线和政策会不会有大的变化?与中共所达共识的落实情况会否受到影响?这些问题都还未可知。
其四,落实“胡连会”、“胡宋会”乃至即将进行的“胡郁会”成果,相当部分涉及两岸的政府层面。民进党政府整体仍以“冷处理”以拖待变,不利于两岸热的持久和升温,不利于两岸民众的福祉和两岸关系真正改善。
其五,基于一心确立自己的历史地位、年底县市长选举、提高支援度的现实需要以及台美关系最坏时期已过去的判断,阿扁有可能选择两手策略,即表面与大陆“求和”,实际继续“中间偏‘台独’”路线,与美日配合,做遏制中国大陆崛起的一环。
另外,“公投绑大选”、“防御性公投”、“公投入宪”,尽管一度面对美国和大陆的强大压力,但却逐一实现了。任期仅剩两年半的阿扁矢言,仍将推行“二阶段宪改”,2008年离任时留下一部“合时、合身、合用的新宪法”。以此观察,未来几年,台海关系仍难言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