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高考已蜕化为一种意义空洞的表演仪式。那些真正改变人们命运的选拔机制,却没有多少人去关注
轰轰烈烈的高考结束了。年年高考,年年都兴师动众,场面宏大。千百万人都信奉高考是一场改变命运的公平竞争。但与此同时,“读书无用论”却在中国乡村流传,揭示了这样一个冷酷的真相:高考已经不能改变命运。高考已经蜕化为一种名不副实的意义空洞的表演仪式。
由于在世界上最早建立了公平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读书与考试能够改变命运,这一观念深深地融入了中国人的深层意识之中。自隋唐正式设立科举制度以来,传统中国社会一个人、一个家族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和社会声望,都与科场考试的成败紧密相关。比如,一个人通过考试有了秀才这一等级的功名后,就有许多东西来显示他高出常人的地方:诉讼时在县太爷面前可以站立回话而不用下跪,遇有大罪先要革去秀才功名才可以动刑,屋门可以比一般人家高出三寸,还可以少出一些地丁钱粮,等等。
1905年,在欧洲文明前所未有的冲击下,晚清政府取消了科举制度。一个延续了一千三百年之久的精英选拔制度就此宣告终结。中国进入革命与内战时期,军人、党人和革命者成为社会精英。这时,社会就成为一所最权威的大学。
1949年之后,全国实行了高考制度。当时,上大学免费,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虽不能说考上大学就等于富贵,但大学毕业后就成为国家干部编制中的一员,工作好,收入高,比起那些没有上大学的人来,地位自然要高不少。
中国民间将这种命运的改变,比喻为鲤鱼跳龙门。不过,同样是读书、考试改变命运,一位业界前辈曾经指出过这样一种区别:在传统社会,一户人家往往要通过几代人的艰辛努力,才能供养出一位有功名的读书人。因此,一个人一旦出人头地之后,就不能只对自己负责,而且要对整个家族负责。到了新中国,由于国家实行免费教育,一户人家往往一代人就能考出来一位大学生,并不需要几代人供养,这意味着个人凭借自己的素质就能改变命运,而家族功能在无形中就弱化了。
新变革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高等教育出现产业化倾向,大学开始实行收费制度,扩大了招生名额,同时取消了毕业分配制度。不知不觉之间,中国社会完成了一个巨大的转折:一考不再定终身,高考不再改变命运。
这一转折本来可以给中国带来一场教育革命。首先,由于高考不再充当直接为全社会选拔人才的工具,这一作用已经由其他社会选拔机制来替代,因此,高考可以改革为两三门基础课程的考试,录取过程也可以变得简明,从而使小学、中学可以随之摆脱应试教育的困境,使我们社会的教育品质更健全,具有更高创造性。其次,高等教育可以走向大众化、普及化、低廉化,让更多人有机会跨进大学校门,接受高等教育。由于大学毕业之后,还要经历社会上其他选拔机制的挑选,才能确定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专业位置,因此,大学不过就是在小学、中学之后,一个继续改变人的文化素质的阶段罢了,用不着那么高不可攀,费用昂贵。
历史有惯性,利益需要维持。人们仍然在神化高考,炒作名牌大学,滥收教育费用,这一切都打着高等教育改变命运的旗帜进行。但是,当人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跳过高考这道龙门,花费巨大代价读完大学之后,却发现自己并没有变成龙,而仍然是一条鱼。要想变成龙,前面还有很多道龙门,有形的,无形的,在等待他们。但是,许多人已经无力再去跳越了。
的确,高考是中国迄今为止最公平的一道选拔机制。但是,因为不再直接改变命运,高考公平的意义就显得空洞而虚弱了。难道除了高考之外,我们就没有普及全社会的公平选拔机制了吗?难道只有听凭家族竞争重新来临,让家庭地位、金钱和社会关系成为决定命运的因素吗?难道我们就无法阻止社会阶层的断裂继续加大吗?
实际上,今天那些真正能够改变人们命运的选拔机制,比如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录用和国营企业招聘等等,都分散在社会各个领域,处于一种半明半暗的状态。这些选拔机制与选拔过程是否公平,是否需要整合成一种全新制度,以承担起社会上下层之间对流的功能,并没有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监督和思考。由于现实的遮蔽与思维的惯性,人们仍将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了意义已经空洞化的高考这一关口上。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