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何“加速跑 ”

2011年03月29日 09:46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何“加速跑 ”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 苗 圩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吕 政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访谈嘉宾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 苗 圩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吕 政

  麦肯锡公司董事长兼全球总裁 鲍达民

  主持人

  本报记者 郭丽君 李慧

  “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促进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在继续做强做大高技术产业的基础上,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

  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在各省市、各区域焕发出生机,一大批企业都将目光聚焦于可能决定未来中国经济走向的七大产业板块,不断涌现的新概念,不断出台的新政策,规划中巨额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又将掀起新一轮发展浪潮,这一浪潮能否成为中国经济未来新的增长极,“十二五”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何才能实现“加速跑”,如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权威专家对此进行了分析。

主攻方向:关键技术创新

  记者:现阶段甚至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的传统产业仍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难点都在于传统产业的转型和升级。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应如何实现技术的创新和突破,从而加速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苗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创新驱动的特征,同时也遵循着技术发明、成果转化、产业兴起的基本路径。当前必须选择具有引领带动作用并且能够实现突破的若干重点方向,加快突破制约其发展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以新能源汽车为例,必须在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寿命、安全性等方面取得重大的突破,才能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我们要始终坚持自主、合作、共赢、开放,利用全球创新要素和资源,并把本土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作为战略导向和主要目标。

  如果科技成果无法跨越创新过程的“死亡之谷”,也就缺乏了创新的源泉。要充分利用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点支持带动性强的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项目,在加快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中催生新兴产业。

  吕政:是的,对此我非常认同。新兴产业是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直接结果。新兴产业发展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这道“坎”后,接踵而来的是涉及面更宽、更为复杂的产业化瓶颈。

  当新兴产业技术还不完善、生产尚未达到经济规模、配套设施和服务体系还跟不上、商业模式不成熟、市场认同程度低时,往往会遇到来自信任度、市场、资金、制度等方面的瓶颈。因此,要点线面相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新兴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点上,研发和转化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产业化前景的科技成果。在线上,以关键核心技术或主导产品为基点,发展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兴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链条的附加价值,推动产业向高端、高效、高辐射方向发展。在面上,建设一批具有产业集群特征的科技园区和产业基地。

  鲍达民:要增强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就要建立一个公开框架和合作网络,让大家都能够参与进来,进行尽可能多的创新活动。要强化政府在基础性研究或者是一般研发过程当中的重要性,同时引入风险投资和私募投资,多管齐下,共同促进科技进步与发展。

强大动力:商业模式融合

  记者:有新技术未必能形成大产业,有好技术未必能成长为大企业。由于商业模式的不成功,很有可能使得一些依靠技术起家的公司从“先驱”变成“先烈”。我们应如何加快商业模式的创新,从而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吕政:在现代市场条件下,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同等重要,特别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加速融合,推动生产体系的重构,甚至成为新经济的显著特点。例如在节能环保领域就需要努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现代废旧商品的回收利用等新型模式,以发展商业性的增值服务新业态。再比如新能源发电就需要储能等相关设施的配套,物联网的配套也需要组织、实施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示范工程,为新兴产业的产业化、商业化搭建平台。因此,市场配套设施的建设不容忽视。

  苗圩:要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首先,要高度重视商业模式创新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当中的作用。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宋亚芬】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