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是力气活儿,更是技术活儿
又逢一年植树时。义务植树开展30年来,我省生态建设成效显著,森林覆盖率由改革开放初期的8%,提高到如今的22.68%。
如今植树造林面临哪些新问题?当如何应对?连日来,记者通过深入调查,并采访有关专家,发现科技兴林的呼唤越来越迫切。
【问题】宜林荒山地少了
【对策】推广困难立地造林新技术
“市直单位义务植树,选来选去也找不出适宜集中植树的大片荒山荒地,只剩分散的小块了。”3月6日,新乡市林业局宣传办主任曹卫领说,再过几年,小块地恐怕也难找了。
调查发现,新乡的情况在全省并非少数。这是否意味着我省造林绿化工作已基本完成?
“这意味着造林绿化任务更艰巨了。”省林业厅厅长王照平说。目前全省剩余的60万公顷宜林地多是立地条件差、绿化难度大的山顶、悬崖和岩石裸露区等,造林成本高,成果巩固难。
要啃下多年造林绿化剩下的“硬骨头”,推广困难立地条件下造林技术是关键。日前召开的全省林业生态建设现场会,就把灵宝市创新造林绿化技术,确保了60度以上陡坡和渗水土区栽植的成活率作为先进经验,组织观摩学习。
【问题】大面积杨树易发病虫害
【对策】提倡混交林少病害易成材
高大挺拔、生长迅速、适应性和抗污染能力强的杨树,是农田防护林、工业原料林的优良树种,也是我省速生丰产林和“四旁”(村旁、宅旁、路旁、水旁)植树的最主要树种,全省种植面积约1500万亩。全省速生丰产林90%以上是杨树。
“大面积人工杨树纯林,使病虫害极易暴发成灾,若得不到有效遏制,势必使森林资源造成严重损失。”3月5日,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负责人再发警告。
兼顾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同时,如何能使中原林木更健康地成长?省林业厅科技处处长罗襄生建议:在适地适树原则下,豫中北可选择不同品种的杨树增强抗病性。豫南可适当采用刺槐、泡桐等树种与杨树进行带状或块状混交,营造不利于病虫害繁殖和扩散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