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 → raybetapp2涓嬭浇 → 社会新闻 |
“骂人不带脏字,但是可难听了。”看到本报《被拒9次打不上一辆出租》报道后,许多读者还对部分的哥的不文明行为大倒苦水。
家住明光村的张湘(化名)女士,隔两周就得看一次出租车司机的脸色。“没辙,打车距离近,十来块钱,司机不高兴。”
张湘女士每周有两三天会响应“绿色出行”倡议,坐地铁从建国门到西直门,再打车回家。因为“活儿”小不招司机待见,一些司机心里老大不乐意,就会在电话、电台里向同行抱怨:“真***倒霉,又一个十块钱的破活儿。”有的还会故意扯别的事情,大声骂些脏话,“指桑骂槐,听着很别扭,也很难堪”。
24岁的段小姐不久前因为提议“出辅路右转”和司机意见不合,也招来一顿训斥。“骂人不带脏字,但是可难听了。”
此前有调查显示,脏话已经是车载电台的公害,其中不少车载电台都安装在出租车上。在北京广播电台工作的郭先生曾经是“无线迷”。玩了近10年车载电台的他,最近却很少开机了。“本来互相问个路况、聊点新鲜事儿挺好。老听见脏话、粗口就烦了。”
除了难堪之外,司机心里不“爽”时粗暴驾驶也让张湘每每担惊受怕不已。“‘轰’一声大油门窜出去,猛一脚刹车‘跺’在红灯前,车头冲到了斑马线。”这种发泄方式,让张女士不得不一手抓住把手、一手抓住座位,“不到十分钟能到家,胳膊却是酸了。”
开车上下班的胡女士对此也深有体会:“几乎每天都会遇到出租车‘呼’一下就并线钻到我前面,吓人一跳。”
目前,全市约有7万辆出租车,平均每辆运营车辆一天跑约300公里,相当于普通私家车行驶里程的七至八倍。出租车对全市交通的影响与示范作用都不可小觑。
许多读者反映,说粗话耍性子、开车猛起急停、抢行或强行并线,是部分的哥最主要的不文明行为。
张女士说,的哥确实辛苦,但是不文明并不能增加收入;出租车毕竟是首都的窗口行业,关系首都形象,真希望每位的哥都能文明运营。“多数的哥还是挺好的,乘客皱着眉头不开心都能把你侃乐了。每位的哥都这样就好了!”
本报记者 童曙泉
相关回应
出租车管理条例拟修改 严重违规的哥或被吊销资格
出租车拒载现象的报道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重视,昨天,相关出租公司负责人主动到政府管理部门进行检讨。据透露,本市相关部门近期拟联合召开全市出租车行业大会,整顿不规范运营,提升整个行业的专业服务水平。
“从根上治理,在于各企业加强管理,提高司机综合素质。”这位主管部门的业务处室负责人介绍,昨天已对相关公司进行训诫,要求严格执行本市“出租小汽车服务规范”。管理部门已要求出租车公司严格执行“司机每月两次例会、每次学习半天”制度。同时各公司要严把司机招聘、考核关——7月1日使用的教材增加了市政交通IC卡使用、服务礼仪、市区交通地理等内容的比重和难度。
据透露,针对个别出租车司机“不怕投诉”的问题,本市拟在今后加强立法,修改相关管理条例予以规范。届时,多次拒载、恶意拒载等严重违规的,有可能面临吊销运营资质的最严重处罚。
参与互动(0) | 【编辑:邓永胜】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