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江西南昌发掘出六朝到明清古墓群 专家称罕见(图)(2)

2012年01月11日 17:25 来源:南昌晚报 参与互动(0)

  二号墓:长度超9米专家称罕见

  记者看到,一号墓以东约5米位置的二号墓,墓室结构也基本呈现。“你看,这个古墓旁边的土还未清理完,测量长度就超过了9米,在南昌发现这么长的墓确实很罕见。”李国利说。记者看到,南北朝向的二号墓外形庞大,除了长度超过9米外,宽也有两三米,里面墓室积水很深,里面黑漆漆一片。

  “墓室这么长,基本可以断定有前后室,属于六朝古墓,但是不是中字型墓要等排水发掘后才能揭晓。”考古专家告诉记者,墓的大小,可以反映出墓主生前身份的高低差异。这些六朝墓葬的青砖,以“三顺一丁”的砌法砌成,很是讲究,砖块也很精美。

  另外,考古人员还发现,大的古墓建在山的基岩上,这使得古墓相对牢固,能够享有这样待遇的墓主,身份肯定不一般。“这些六朝墓葬的墓主非富即贵,绝非平民。”

  三号墓:确定没有被盗过

  在一、二号墓以南几十米位置,是重点发掘的三号墓。记者看到,三号墓也是南北朝向,分前室、后室、耳室。“刚发现这座六朝古墓时,里面干干净净的,我们一致确定该墓没有被盗。”李国利告诉记者,现在看到墓室内部有许多砖块和淤土,这是后来掉进去的。

  因为三号墓内部没有任何积水,发掘困难不大,被专家定为优先发掘的古墓。记者看到,其他被发现的古墓墓砖都是青砖,三号墓则有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墓砖呈红褐色,而且外形很是精美。

  据李国利介绍,一、二、三号墓葬都是六朝古墓,因为距离比较近,墓室结构相似,他推断这几座墓很可能是家族墓。

  六朝墓室埋地表下不易被盗

  据南昌市博物馆副馆长赵德林介绍,经过连续几日的清理,墓室的外表已经清理得差不多了,接下来,他们将利用抽水机等设备将墓葬内的积水排干,然后再进入墓室发掘陪葬品。

  “你看,拱门上的洞不像是盗洞,应该是现代无意中破坏的。”赵德林说,一般来说,六朝时期的古人在建立古墓时,都喜欢将墓室埋在地表以下,这样不容易被发现。相比之下,汉朝人一般都把墓葬建在地表以上,这也就是说,为什么人们都说汉墓“十墓九空”。

  六朝时期湾里十分繁华

  赵德林告诉记者,从近些年南昌的考古发掘工作来看,湾里区大量出现了一些汉墓、晋墓、南朝墓,这充分说明湾里在六朝年代是一个非常繁华的地方。

  “这是一个典型的墓葬群。”赵德林说,从墓葬本身来讲,六朝时期一般都是砖室墓结构,大致分为三种:长方形结构的墓葬、“中”字型墓葬、穹隆顶结构的墓葬。其中,长方形的墓葬比较普遍,相比之下,“中”字型墓葬与穹隆顶结构的墓葬比较少见,由于这两种墓室内部面积较大,墓葬一般被建成“一墓三室”,只有贵族或身份地位很高的墓主才能拥有。“‘中’字型墓墓主生前应该是具有较高身份地位的贵族。”赵德林说。

  据介绍,中字型古墓首现南昌为2007年,迄今为止,南昌六朝墓葬发现较多的地区,主要也集中在湾里等山丘地区。

  墓志记载墓主身份时代背景

  了解发掘古墓的市民都知道,墓志是发掘中的重点之一,因为墓志可以得知墓主人身份,甚至会记录下那个时代重要的时代背景等信息。赵德林告诉记者,在六朝时期,有的会在墓砖上刻铭文,字幕工匠的名字或墓主的姓氏,甚至会把墓主的死亡时间刻上去。

  据专家介绍,我国的墓志起源于秦汉时期,标明墓主身份及其一生主要事迹。到六朝时期,墓志逐渐在南方地区流行起来。李国利告诉记者,从以前发掘六朝古墓的情况来看,六朝古墓有些能挖出墓志,有些则没有。“南方多为酸性土质,有些墓志即便被挖出,墓志上的字也早已被腐蚀严重,无法辨认,所以不少墓主都遗憾地成了‘无名氏’。”

  名词解释

  中字型墓因外形像“中”字得名

  中字型墓墓室是一个大型长方形竖穴土坑,前后各开掘延伸一条长墓道,墓葬全形象汉字“中”的外形故名。此型墓始见于商代晚期,流行于商代和西周两朝。河南安阳殷墟和辉县琉璃阁商文化遗址中已发现十多座此型墓,河南浚县辛村、北京房山琉璃河、陕西西安张家坡等西周遗址中亦先后发现此型墓。在此型墓中,规模最大的当数安阳殷墟武官村大墓,其墓室面积近170平方米,全墓总面积达340平方米。

  除了中字型墓外,按墓坑开掘的平面形状还有长方形、方形、圆形、亚字形、甲字形、殊异形、无规则形等。(记者 汪清林 文 聂俊鹏 图)

【编辑:张志刚】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