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新生代农民工困境 公共服务没跟上最突出
记者: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但推进起来仍然比较困难,您认为问题集中在哪里?应该如何解决?
赵长保:我认为最突出的问题是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没有跟上。在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下,我们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等,都是面向原有的城市居民来规划和建设的。面对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它们就招架不住了。公共资源有限,农民工涌入以后,城市居民肯定会有一种被剥夺感,这会通过各种方式表现出来;另一方面,农民工进城以后,也会感觉到来自城市居民和管理者的不公平或者区别对待,觉得心里不舒服。
消除这个隔阂,需要政府和个人的协作。这个局面,并不是城市居民或者农民工哪一方的错误造成的,而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出现的一种现象。我们的公共服务的理念方式、基础设施建设的强度和水平,都要及时做一些调整,有预见性地做一些规划,来适应未来发展的趋势。最后,基层的社区、劳动部门、民间组织和媒体,应该在农民和市民之间多做一些沟通和润滑的工作,增进彼此了解,使当前存在于心理层面的这些扭曲和不认同逐步得到消解。
记者:新生代农民工对于工作环境、身份认同、社会地位等等有更多的需求,您认为这样的变化对新生代农民工提出了怎样新的挑战呢?
赵长保:对新生代农民工来说,既然选择进入非农产业,自己的文化、技能、生活习惯、观念等就要做出一个从农民向市民的转变,这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比如,在生活方式上,城市里工业化的工厂的作业,相比与在农村的自己耕作,对纪律性有要求,约束更多;人际关系上,农村地缘的血缘的成分更多,城市则淡化了这种地缘和血缘的因素,所以农民工朋友在行为方式上、待人接物上都要做一些调整;还有,个体从一个熟悉的环境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总有遇到一些挫折和不适应,要认识到这是一个合理的过程,要指导进城的农民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记者:您曾经提出,整体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是当前的核心工作之一,您认为应该怎样推进这项改革?
赵长保:现在的户籍制度,是造成城乡分割格局的一个重要因素。户籍制度不只是一张户籍卡,还包括凝结在它背后的各种福利和保障的差别。从现阶段来讲,我也不认为全面废除户籍制度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比如北上广这样的城市,本来已经非常拥挤了,如果突然一下子推开户籍制度改革,会对这些城市的公共资源造成很大的压力。
户籍制度改革工作在小城镇、县城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推进。现在还是要把这种改革向上发展,延伸到中等城市,让它们做出相应的制度调整。这种中等城市,制度调整的空间比较大,经济发展潜力也比较强,经济增长带动就业,消化外来劳动力的能力也就比较强。这样改革,效果可能会比较好,自然也会缓解长期城乡分割格局下农民工身份的尴尬。
(王佳逸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