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老人衣食无忧并不开心 孝顺莫忘“精神敬老”(图)

2012年10月24日 10:08 来源:半月谈 参与互动(0)

  孝顺莫忘“精神敬老”

  河南省西华县武装部 李自强

  时下,有些年轻人孝敬老人的办法是给好吃的、好穿的,老人却并不开心,甚至时常责怪子女这也不是,那也不是,而子女往往又反过来抱怨老人“不知满足”。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子女忽视了老人的精神生活,忘记了“精神敬老”。

  精神敬老,就是要充分理解老人的心理,让老人在精神上得到愉悦。步入老年后,人的心理会发生许多变化,如耐不得寂寞,爱唠叨,这也想问,那也想管,脾气暴躁等。知道老人这些特征后,做子女的就要对这些变化给予充分的尊重与理解,主动关心老人心里在想什么,并适时给予精神慰藉。

  别忽视家中的盼望

  山东临朐一中 马玉顺

  俗话说:树老怕空心,人老怕冷清。孩子远走高飞,留下老人独守空巢,这种寂寞和失落,是老人最大的苦恼。笔者所在单位有一对年逾七旬的退休教师,两个孩子考取国外大学的研究生,博士毕业后都定居海外,可谓事业有成。两位老人感到自豪的同时,却掩不住淡淡的忧伤。他们坦言,孩子不时会寄来钱物,他们物质上很满足,可最想做的却是能让孩子尝一口他们煲的汤,一起吃顿团圆饭,坐在一块聊聊天。可就是这么简单的事,却做不到。内心的寂寞和悲凉,唯有自己默默忍受。

  精神赡养重于物质赡养

  浙江省开化县 郑三林

  如何在精神层面让老年人“夕阳红”?作为老人,我的体会是精神赡养重于经济赡养。

  精神赡养如何体现?我的感受有三:首先,希望子女能常回家看看。我和老伴都六七十岁了,身体硬朗,不愁吃不愁穿,但对子女能常回来探望的渴求却与日俱增。每当子孙进门,我们听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问候时,真的很幸福。再次,希望能多参加社会活动。社会是个大家庭,子女如能常带我们出去走走看看,老了还能融入社会,我们就会感觉还没被社会淘汰,很有满足感。最后,我们希望和子孙们无障碍交流。家中事不计较大小,一家人说说笑笑,老少之间取长补短,生活就有滋有味,其乐融融。

  子女尽心老人安

  河南省新乡市传染病医院 杨艳芳

  子女对老人精神赡养不尽如人意,除了观念上的原因——认为让老人衣食无忧就行了,还有实际的困难。一是缺少时间:中青年人,为了工作、事业、生活,而疲于奔命,没有那么多时间陪伴老人;二是缺乏心情:一天辛苦奔波之后,回到家里只想好好休息,没有太多闲情东拉西扯话家常;三是言谈有忌:人到中年车行半坡,工作的压力、生活的烦恼、事业的艰辛、感情的纠结,苦恼不少,各种郁闷、愤怒不适宜对年迈多病的老人说,只会让他们平添担忧;四是代沟,直接影响两代人的交流。

  生存不易,如此种种。但是,这一切都不能成为不孝的理由。孝敬是必须的,精神赡养,只要肯做,就一定能做得到,至少可以做到一部分。

  把父母“养在心里”

  西安科技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 何其蕾

  我的父母年纪还不算很大,他们有一群固定的老年朋友,一起聊天、出行。每次打电话回去,他们总是说自己很忙,似乎有忙不完的活动在等着他们,日子过得很充实。天南地北,我也就一直认为他们老两口过得很开心。

  有一次周末回家很突然,没有提前告诉爸妈,满以为要吃闭门羹,活动满满的他们怎么会舍得耽误这大好的周末?进门的一瞬间,却让我鼻子酸得厉害。电视里的广告聒噪得很,爸爸坐在沙发上握着遥控器打盹,妈妈却在一旁家长里短地说着,全然不顾爸爸没有任何回应。之前电话里说的那些热闹生活,原来只是父母为了让远在他乡的我安心而编造的故事罢了。

  常年在外的子女们,我们总以为自己长大了,很高明地学会了报喜不报忧,哪里知道父母为了让我们安心,不仅报喜不报忧,甚至还在制造喜讯呢?也许,生活的忙碌把我们变得物质,总以为只有足够努力才能让父母衣食无忧。其实,父母需要的并不多,把他们“养在心里”,细心地体察他们的“美丽谎言”,偶尔告诉他们我们的感受,让他们知道我们有多么需要他们,或许就足够了。

  用真情去呵护亲情

  湖北省武穴市实验高中 方军勇

  我家楼下有家健康体验店,打着免费洗脚、按摩的旗号,专门招徕老年顾客。早上一开门,年近四十的老板娘便带着两个女学徒立于店前,看到老人过来,老远就“阿姨来了”“叔叔来了”地叫,笑脸开花,声音响亮。老人走时,她们又会送行:“阿姨明天再来啊!”“叔叔明天早点到,让阿姨也一起来吧!”老人们聚在小店里泡脚、按摩、唱歌、聊天、听戏,悠哉乐哉!当然,老板娘不是为了开老年乐园,而是要推销保健器材。不用说,她家的生意自然好。

  邻居陈阿姨花了大价钱,买了一张按摩床,躺了几次,便不再用,她对店老板“诱逼”她买东西很是气愤。但是,骂归骂,去归去,她还是照例最早到。在我周围,像陈阿姨这样的老人着实不少。他们有儿有女,却独居一屋。他们缺的不是钱,而是热闹。那些推销人员抓住的就是老人害怕冷清、渴望陪伴的心理,大打亲情牌,推销高价商品,大把大把赚钱。

  亲情、热闹原本不应被金钱绑架,而是我们晚辈应给予、也能给予老人的。可是,我们却没有做到。在关注老人生活、关心老人心理的队伍里,不乏商人的身影,缺席的倒是我们做儿女的。

  与其反感那些推销人员,我们不如学习他们,像他们那样老远就和老人打招呼,像他们那样搂着老人,像他们那样想着法子逗老人开心。只是,我们要用真情去呵护亲情。

  社区精神赡养要有针对性

  天津滨海新区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杨日明

  去年中秋节,我们单位组织去社区慰问老人,带了米面,帮助打扫卫生,并组织了一场文艺会演。然而,演出上座率并不高,老人们的情绪也不高涨。离别时才得知,到社区来的所有慰问活动都如此,老人们早已“审美疲劳”了。

  当下,社区工作对老年人的精神赡养越发重要,但需有针对性。

  首先,有条件的社区应对辖区内老人的精神赡养状况做好摸底调查,了解他们的现状和需求,分类统计后,做好相应分析。还要为每位老人建立精神赡养档案,从而为开展针对性的社区工作和服务提供依据。其次,根据他们的精神赡养需求搭建相应平台,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自有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功能,整合社区及周边企业、学校、公益组织等机构资源,有针对性地组织各类协会,举办各类兴趣活动,为老人提供健身、娱乐、学习、交流机会,甚至二次就业的平台,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并营造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社区文化氛围。最后,要对精神赡养状况较差的老年人提供个性化服务。若是子女的问题,就及时提醒并督促子女履行赡养义务;若是老人心理问题,就做好疏导、排解工作;若是邻里关系问题,则及时做好调解工作。

  加强针对性,兼顾共同需求与个体差异,社区所有老年人才能享受更好的精神生活,社区才会更加和谐美好!(《半月谈》2012年第19期)

【编辑:张志刚】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