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抗震英雄创业失败卖奖牌 期望拍出1千万(图)
本月22日,一块5·12地震时的“全国抗震救灾模范”奖牌将会出现在北京艺德轩艺术品大型拍卖会上。奖牌的主人是尹春龙。
2008年,20岁的尹春龙徒手救出被埋6天的映秀电厂职工虞锦华、地震中最后一名生还者马元江,背出失事飞机机长,被誉为“抗震英雄”。
震后的尹春龙回到资阳重新种起香菇,如今,光环逐渐退去,负债累累的他将目光转向这块奖牌——他认为“最值钱的东西”。两周前,他人生第10次来京,一边找了份临时工,一边期盼着奖牌能拍出1000万元,“回去再干一番事业”。
1.
签委托书拍卖奖牌
尹春龙从书包里拿出一个红色木盒,打开后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张白色纸巾,一块直径约5厘米的金色奖牌在盒内闪闪发光。提起奖牌的来历,尹春龙语调上扬,眉梢上翘,笑容浮现。“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颁发的,这可是最高规格的奖励,全国只有522枚给个人,北京才3枚,我是里面唯一的农民代表。陈光标也有这个。”
两周前,在北京艺德轩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下称艺德轩),尹春龙一笔一画地在委托合同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将表面含金140克的银质奖章委托艺德轩拍卖。这块镶金的银质奖章,正是2008年由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颁发的“全国抗震救灾模范”奖牌。
得奖后,尹春龙特意跑去一家金店,询问金饰的保养方法,“这个不能密闭,表面还要有摩擦,才不会变乌。”他说,遵照金店店员所说,他自制了一个凹槽状的盒子,将奖牌卡在上面,竖放在衣柜中间,“这样穿衣服的时候就能经常摩擦到奖牌了。”
4年中,尹春龙很少把它从衣柜里拿出来。他说,自己最宝贝的就是这件东西,“要不是走投无路,谁也不会想把奖牌拍卖了。”
2.
英雄光环下大举创业
在公众眼中,尹春龙的第一身份是“抗震英雄”。带着“英雄”的光环,震后回到资阳老家的他觉得前途一片光明。他还是选择继续种香菇,并借款扩大种植园规模,引入抗旱设备,投资与成名前不可同日而语。
2008年7月,尹春龙第一次以“英雄”的身份,站在共青团中央“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的颁奖舞台上。穿一身白色休闲T恤的尹春龙初到北京,就得到团中央一位领导的“特意关照”,这个“农村来的小兄弟”被拉去逛商场、买名牌西装,这对他而言,是从未有过的荣耀。
为鼓励尹春龙创业,老家资阳市为他提供了8万元青年创业贷款;在当地雁江区领导“关照”下,他又轻松拿到了资阳雁江农村合作银行的30万元贷款;两个搞企业的老乡也先后借出共70万元;尹家的亲戚朋友也借了几万块。拿着这笔钱,他把大棚搬到昆山农业园区,租了30多亩地。
购买菌棒新品种、升级园内硬件设施、引入喷灌和抗旱设备,拿着百万启动资金,他开始盘算着香菇园的收益,“一个大棚占半亩地,有5000个菌棒,减去工资、租金、电费什么的,一个菌棒能有一块钱的利润,这样一年大概是30多万的利润。”
其间,他还试图创办成都双流春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买来了《新编公司必备管理制度》。在其昆山农业园的办公室里,电脑、电话、打印机各种设备齐全,白衬衫、黑西服是他必不可少的行头。从种香菇的农民变成企业家,这是个能让他“在深夜笑醒”的创业梦。
3.
创业失败归因自然灾害
这个梦仅仅是一场梦。“如果没有自然灾害,这条路还是能走通的。”尹春龙说,是震后3年的4次自然灾害让他赔了200多万元。
他称,从2009年起,他的香菇大棚每年夏天都要经历一次水灾。去年7月,一场暴雨更是摧垮了刚刚投入使用的抗旱设备,香菇无一幸存。
祸不单行,资阳雁江农村合作银行的一年期的30万元贷款早已在去年年初到期,“到现在,利息交了6万,本金还一分没还上。”银行通知,拖延还款会上黑名单,尹担心,以后买房、买车都不能按揭了。
去年12月,双流县政府最终以10万元的价格收购了尹春龙的香菇公司。
然而,在旁人看来,尹春龙受灾的损失远没有这么严重。对口扶持尹春龙的双流县西航港街道办事处关工委负责人表示,这份香菇生意更大的问题是经营不善,“他的账完全是笔糊涂账,我们让尹春龙报一下公司的财务,说买了哪些东西都行,结果他都答不上来。”
事实上,4年中,尹春龙曾一度将香菇基地交给父母管理,自己则在外为“大项目”游走。要回乡投资建核桃基地,要给饮用水厂家做代理商,要买车拉砂石,但这一个接一个的设想到最后都半途而废。
除了做生意,尹春龙还加入了中广网教育频道做经营,他曾对媒体公开表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广播网这个招牌很大,和我的身份很符合。”2010年4月,尹春龙又赶到玉树救灾,“救灾的名气对开拓市场是有帮助的。”
结束香菇生意后,尹春龙试图再次用自己的“名气”贷款,金额是300万元。今年5月,他向资阳雁江农村合作银行提交了一本20多页的申请书,他列出自己获得过的大大小小十几项荣誉,他希望政府能支持他重新创业。“为了报效资阳、建设家乡,我准备在资阳打造一个现代化的香菇种植基地,带动家乡农民共同走上富裕路。”
他认为,凭借“抗震英雄”的身份和人脉,他一定能按自己的规划干出一番事业。但这一次他没有如愿,两个月后,银行以“不具有还款能力”为由驳回了其贷款申请。
4.
指望借卖奖牌翻身
卖奖牌,成了尹春龙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这是家里最值钱的东西了。”贷款申请被驳回后,尹春龙的注意力转向衣柜里那块藏了4年的奖牌。他开始在网上搜集卖奖牌的信息,“有的奖牌卖到了三四千万,我这奖牌全国只有522个,应该能卖不少钱。”
11月18日,尹春龙又来到北京。与前9次不同,这一次他准备在京常驻。他找了一份装空调的临时工,公司包吃包住,几个人挤在一间小房里。他不再愿意告诉大家自己的经历,甚至不说真名。尽管也抱怨“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风”,但他说“奖牌一天卖不出去,就一天不回去。”
“我给奖牌定的保留价是1000万元。如果能拿到钱,我就回资阳建个物流基地,出租厂房一年也有几十万租金。”这成了他新的创业目标。
当被问及“做物流除了买地还应该准备点什么”时,他涨红脸停顿了两三秒,没正面回答,之后一再强调“这次肯定能挣钱”。
曾经与尹春龙有过合作意向的华夏经典拍卖行常经理说,在短暂的交谈中,尹春龙提了不止10次陈光标的名字,“他显然把自己当成是陈光标一样的人。”
在跟记者的交流中,他觉得自己的奖牌比陈光标的更有意义,“陈光标救灾是靠钱砸出来的,我真的拼的是命啊!我是在废墟里一个人挖洞啊,指不定什么时候命就没了,陈光标怎么能跟我比?”
艺德轩拍卖公司的负责人赵经理说,双方将起拍价定在200万元,至于奖牌能否成功拍出,他并无把握,“毕竟以前还从来没收过这种奖牌。”
就在尹春龙四处筹款想翻身时,其父尹一军选择去银川。50多岁的尹一军在银川一家建筑工地打工,一年收入3万多元,“今年就能把借亲戚的一万八千元还完,剩下的外债再想办法。”尹一军所说的外债,指的就是30万元贷款,他还并不知道儿子另欠了70万元。
“旁人说什么好,他就去做什么”,尹一军说,为了赶时髦,儿子轻信了别人,“还是太年轻了,没吃过亏,也抵不住诱惑。”
在尹春龙的个人空间里,有老乡留言劝诫,说欠钱就拍卖不成熟。尹春龙并不理会,人们都说,他做起了另一个梦。
□对话
“就想拿着拍卖的钱回家”
京华时报:得奖的人有几百个,好像卖奖牌的你是独一份儿。
尹春龙:对,其他人不会卖,他们大多是机关干部,老师什么的,这些人有正经工作,也不缺钱。我觉得他们现在的日子过得肯定比我好。他们没有出名,救灾表达了他们爱国的感情,回来以后该打工的还是打工,该做事还是做事。如果没有地震后出名的这些事儿,我会觉得生活会是平凡的、充满阳光的,没有负担,没有压力。
京华时报:现在走到这步,你觉得应该归咎于什么?
尹春龙:很多朋友劝我说,你心太大了。我觉得是自己成名以后的诱惑太多了,他们承诺了很多,以至于我自己被弄晕了,才想要扩大规模,投资创业。
京华时报:现在最大的希望是什么?
尹春龙:我就想拿着拍卖的钱回家,过个安稳的日子。
京华时报:会有人买吗?
尹春龙:肯定受欢迎,要是在2008年,四五千万也卖得出去。“5·12”是中国人的伤疤,这块奖牌有纪念价值、意义重大。陈光标曾经想用5万元买走我“十大杰出志愿者”的奖牌,我没卖。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