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山在外民工回家后匆匆离去 重建无奈交给老人(3)
短暂的逗留
唐兵的家在双石镇石凤村8组,该组共16户,80多人。大多数中青年都外出打工了,村里只剩老人和儿童。在芦山灾区,这样的空巢村庄比比皆是。
这种情况在地震中有好有坏。好处是老人大都勤劳,早起干活,从而避免被倒塌的房屋所伤。坏处是老人体力不济,想从废墟中刨出粮食来吃都有困难,灾后自救遂成问题,更加依赖他人施救。
灾民家中都没有存粮,平时吃米,多靠购买。震灾过后,道路阻断,缺粮成为灾民面对的头号难题。
十年前西南诸省实施“天保工程”,大部分土地退耕还林,农民除了种点自己吃的菜和玉米,不再以种田为生。唐兵家的田地已经所剩不多,不到一亩,母亲一人即可耕种。这种状况在这里非常普遍。
年轻人多数外出务工,少量的种田工作,便由老年人承担下来。他们种些菜和玉米糊口,让儿女外出打工,换来种田无法取得的货币收入,以支付修屋盖房、子女读书、日常花销。
好在民风淳朴,各家各户把粮食集中起来,用砖搭起公共灶台,煮饭共食。体力稍健者,主动干些取水、盖帐篷的重活儿,集体自救,一村人暂保无虞。
唐兵碰到了几个闻讯还乡的年轻人,交谈起来,都有雷同的故事情节:听到家乡地震,通讯中断,牵挂家中老幼安危,遂不顾一切,千里还乡。有人徒步翻山,有人骑摩托车。
年轻人见面,庆幸甚少伤亡之余,也为即将开始的灾后重建感到担忧,因为他们只能在家逗留几天,就将返城打工,把繁重的灾后重建工作交给年迈的老人。
4月22日,唐兵在家逗留了一天,就踏上了返回昭通的路途。留在缺粮缺水的家乡也帮不上忙,在母亲的劝说下,他和来时一样,选择徒步穿过交通中断的山路。回乡、回城,他没有时间停下来想,两者为何都如此匆忙。
在灾区的道路上,唐兵到处可以看到和自己一样徒步返乡或回城的年轻人。他们大都有着时髦光鲜的衣着,韩版牛仔裤、粉红短裙、染黄的头发、耳钉、护肤品滋养的新鲜面孔?仅从外表上看,他们和处于农耕状态的村庄属于两个世界。
但是,至少在这个短暂的时刻,瓦砾和废墟上活跃着的光鲜身影,为村庄平添了一些平时缺少的生气,证明两个世界之间并未切断全部关联。(记者/徐智慧 实习生孙晓磊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