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春运”让亲情不再故土难离
(新春见闻)“反向春运”让亲情不再故土难离
中新网佛山1月19日电 题:“反向春运”让亲情不再故土难离
作者 戴昊君 曾鸿博 郭军
“爸爸,爸爸,我在这儿呢!19日下午1时,佛山西站的D4549次列车(成都东-佛山西)出站口,被两位老人牵着的一名小女孩兴奋地向接站人群挥手。
今年9岁的小女孩陈畅是一名“留守儿童”,爸爸陈长贵在佛山打工已经6年,现在是一名出租车司机,妈妈田蓉两年前也来到丈夫身边一起打拼,如今经营着一家快餐店,俩人都忙于工作,照顾小陈畅的“重担”就落在了老家的爷爷奶奶身上。
“娃儿们在城里打拼不容易,现在高铁太方便了,晃眼就到了,这边天气很暖和,我们也当是带着孙女来旅游了。”今年春运,儿子儿媳又因为工作不能回家过年,陈国庆老两口带着孙女来了个“反向探亲”。
陈国庆今年67岁,年轻的时候也在广州打过工。上世纪80年代,春运伊始,彼时的陈国庆正是千万回乡农民工大军的一员。“那个时候回家就像‘打仗’一样啊,当时我不是因为工作忙回不了家,而是买不到票啊。”回忆起当年的情形,陈老还记忆犹新。“那时在车上能有个站的地方都不错了,只要能回家就行。”
1999年春运,广铁集团首开全国外来工团体订票先河,那年春运,陈国庆通过所在企业团体订票早早拿到了回家的车票,“那会儿别提多高兴了,第一次不用自己通宵排队就能买到车票,心里真是比拿了年终奖还高兴。”陈老还清楚记得,得益于当时铁路部门对列车“超员率”的逐年控制,车厢里不再显得那么拥挤不堪,同车旅客的笑脸也慢慢多了起来,到了饭点还能买上一个“热腾腾”的盒饭。“以前在车上就带点干粮,水都不敢多喝,就怕上厕所,根本挤不过去。”陈老回忆到。
随着年龄的增长,陈国庆在2007年回到老家贵阳城里谋生,他的春运回忆记忆也停留在绿皮车时代。儿子陈长贵接到亲人,抱着久未谋面的小女儿,接过了父亲的话茬。
2014年,陈长贵接过父亲南下务工的“接力棒”,来到佛山。同年底,贵广高铁正式开通运营,第一次从外地回家过年的陈长贵坐上了动车,有了和父亲不一样的春运感受。“我当时是用手机抢到的票,买到后第一时间就告诉了家里人。”陈长贵记得回家跟父亲说起动车上宽敞明亮,座位舒适,手机还有充电的地方,只要五个小时左右就能回到家乡,让陈国庆羡慕不已。
今年春运前夕,陈长贵夫妇想趁着过年多挣点儿钱来贴补家用,就决定把父母小孩接到佛山过年,前段时间得知反向列车车票打折的好消息,就早早为家人买好了车票。
陈国庆老两口一开始很纳闷,怎么现在坐火车都不用票了,后来才知道,他们买的这趟车是使用电子客票,进站只需刷身份证,陈老感觉“太方便了”。比起十几年前乘坐的绿皮车,陈国庆觉得动车的座位十分舒服,看着他们是两个老人带着小孩,上车时乘务员帮忙放好了行李,还不时过来提醒注意小朋友安全,并问是否需要帮助。到了饭点,乘务员送来儿子用手机订好的外卖,小孙女吃得津津有味。
这是陈国庆老两口第一次带孙女坐高铁来佛山过年,在志愿者的帮助下,他学会了使用身份证进出站,一路上的感受让陈老感觉新奇,春运已经不是当年的味道。
铁路春运一年年变好,人民生活水平也在稳步提高,随着高铁迈入“八纵八横”时代,故土不再难离,春运无论“正向”还是“反向”,只要能团圆,哪里都是年。高铁速递“亲情”,异乡悄然转变成故乡,千千万万如陈长贵般的打拼者们,有了更强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完)
- 专题:2020年新春走基层
相关新闻:
社会新闻精选:
- 2024年12月22日 19:28:23
- 2024年12月22日 18:26:01
- 2024年12月22日 17:05:36
- 2024年12月22日 16:58:29
- 2024年12月22日 16:51:33
- 2024年12月22日 13:38:29
- 2024年12月22日 12:19:32
- 2024年12月22日 10:11:46
- 2024年12月22日 09:21:13
- 2024年12月22日 09: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