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展中看运河:文脉悠长,千年运河焕新机

展中看运河:文脉悠长,千年运河焕新机

2020年09月24日 12:20 来源:雷竟技平台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展中看运河:文脉悠长,千年运河焕新机
    “鉴古藏今,共建共享千年运河”系列主题展开展。 中新社记者 摄

  中新网北京9月24日电 (记者 冉文娟)“200多年前,文澜阁本《四库全书》就是从北京通州上船出发,通过京杭大运河运往杭州。经过两百多年的风雨,今天,它又沿着大运河‘坐着’高铁重新回到了这里。”

“鉴古藏今,共建共享千年运河”主题展展出的文澜阁本《四库全书》真迹受到众人关注。 <a target='_blank' href='//m.johnnytowncar.com/'>中新社</a>记者 摄
“鉴古藏今,共建共享千年运河”主题展展出的文澜阁本《四库全书》真迹受到众人关注。 中新社记者 摄

  2500多年前,中国人一石一土开凿出世界上跨度最长、规模最大的运河,北京与杭州位于运河两端。“杭州码头装大米,一纤拉到北京城”“流成的杭州,漂来的北京”……京杭因河而兴,也因河相通结缘,自古联系紧密。9月23日,“双城记”再度唱响,以“运河上的京杭对话,共建共享新未来”为主题的2020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活动在北京举行。

  开幕式上,“鉴古藏今,共建共享千年运河”系列主题展同步亮相。展览荟萃京杭大运河图片图书展、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重返北京展、“通衢之州水陆都会”档案展、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杭州段)展、“千年运河历久弥新—中国大运河文化带手机影像大赛”优秀作品展、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成果展。从过去到现在,向观众展示大运河深厚的文化底蕴。

《百鹿尊》《象耳瓶》《亚韵》工艺品亮相“鉴古藏今,共建共享千年运河”主题展。 <a target='_blank' href='//m.johnnytowncar.com/'>中新社</a>记者 摄
《百鹿尊》《象耳瓶》《亚韵》工艺品亮相“鉴古藏今,共建共享千年运河”主题展。 中新社记者 摄

  现场展出的两种5册文澜阁本《四库全书》真迹让众人驻足流连,分别为《居济一得八卷》和《行水金鉴一百七十五卷首一卷》,书中反映了不少与大运河相关的内容。其“吸睛”不仅因为真迹平日难觅,更难得的是,这一次特殊的“归来”也映衬着京杭两地以河为媒、两市共一水的历史渊源。

  大运河南北通衢,碧波涟涟,韵味悠然。漫步“千年运河、历久弥新——中国大运河文化带手机摄影大赛”优秀作品展前,光影中的二十四桥之春、百间楼雪韵、华灯初上的古镇再现运河沿岸秀美的四时风光;运河边的手艺人、河道中的龙舟对抗赛、人头攒动的运河老街等则展现运河沿岸的文脉与生机。

  大河汤汤,文化绵延。伴随着大运河的流淌不息,运河文化也不断推陈出新,至今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在展出现场,《天下吉祥尊宝》《百鹿尊》《象耳瓶》《亚韵》四件精美的工艺品熠熠生辉,他们分别由北京、杭州两地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打造,凝结着景泰蓝、雕漆、龙泉官窑青瓷、拉烫雕等制作工艺,是运河沿岸璀璨文化的缩影。

  自从大运河诞生以来,历代文人墨客以运河为对象,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京杭大运河图片图书展中,《梨花渡》《北上》《漕运船帮》等文学作品在列。这些作品通过讲述运河与人的故事,述说着运河的历史与当下。

  作为世界上建造时间最早、使用最久、空间跨度最大的人工运河,时至今日,大运河仍在发挥功用,与国民经济紧密结合,成为“活态线性文化遗产”。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杭州段)展则向观众展现了一个保护、传承、利用好大运河的样本。

  展板上,闪烁的亮点代表着正在孕育中的大运河杭钢工业旧址综保项目、京杭大运河博物院、大城北中央景观大道、大运河未来艺术科技中心……展览工作人员介绍,杭州正响应“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国家战略,高标准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充分挖掘运河文化遗产地的内涵价值,推动文化与艺术、科技的融合发展,实现工业锈带向文化绣带转型。未来,这些建设中的项目将成为大运河新的文化地标,也会为民众带来民生福祉。

  鉴古藏今,精品荟萃。“2020京杭对话”精彩碰撞,京杭两地将携手就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保护、传承、利用展开交流与合作,为运河城市发展奏出新时代的交响曲。(完)

【编辑:李玉素】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雷竟技平台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雷电竞下载官网 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