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年前,面对弥留之际放心不下的妻子,他如果不许下诺言,或许此后的日子会轻松许多。
33年中,面对“一瘫、一病、一傻、一幼”的家,他如果不为了兑现诺言,或许早就卸掉了沉重的包袱。
然而,谢延信就是谢延信!诚信就像他的名字。
一诺值千金,一践卅余载,河南煤矿工人谢延信以他默默的行动,叙述了一个催人泪下、感天动地的故事,演绎了一个千古孝道、传统美德的现代新版。
面对妻子的临终嘱托,他给岳父母“咚咚咚”连磕仨头:“我就是你们的亲儿子,有病我伺候,百年我送终!”
在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半坡店乡,有一个2000多口人的大村——车村,村里谢姓和刘姓居多。1952年,一个取名叫延信的男孩子出生在刘家。有三个哥哥和两个姐姐的延信,小时候没吃过多少苦,他忠厚听话,勤奋好学。1973年,曾是延信小学同学的同村女青年谢兰娥经人介绍,与他正式相亲“见面”。兰娥相中了延信的敦厚老实,延信喜欢兰娥的文静贤惠。当年,两个年轻人便欢欢喜喜走进了洞房。一年后,随着令人欣喜的啼哭声,一个可爱的女儿呱呱坠地。
然而,不幸突然降临在这个平静和美的小家庭。刚生下女儿40天,谢兰娥得了产后风,医生尽了最大努力,仍无法挽救年轻母亲的生命。兰娥自知将不久于人世,一件事情始终堵在心里放不下。
一天,极度虚弱的兰娥攥着延信的手,泪水涟涟,“孩她爹,俺知道,你是个好人,俺怕没福分和你一起看孩子长大了。俺死后你再找个能对咱孩子好的媳妇。俺最放心不下的是俺爹娘和那呆傻的兄弟。我这一走,俺那一家子人可咋活啊!”说到此,兰娥哽咽着:“看在咱夫妻一场的情分上,帮俺照顾他们。俺起不了身,没法给你磕头,九泉之下也会感激你!”
一席话说得满屋子的人无不动容,延信更是泪流满面,他紧紧握住妻子的手,“别操心,你的病会好的,岳父岳母也是俺爹娘,内弟就是俺的亲兄弟,我会好好待他们,你放心吧!”
丈夫的承诺让兰娥脸上浮现了久违的笑容,没过几天,她带着无尽的牵挂离开了人世。
料理完妻子的后事,延信才喘口气,仔细看看兰娥交代给他的这个残破的家庭:岳父常年下井挖煤,身体不好;岳母体弱多病,胃溃疡、肺气肿、哮喘、关节炎等折磨得她生活几乎不能自理;更令人揪心的是那个仅比自己小两岁的痴呆内弟,不仅自己无法进食,还经常跑丢,让人满大街地找。
白发人送黑发人,谢兰娥的父母沉浸在无尽的悲痛中,在他们的心中,乖巧孝顺的女儿走了,这个家也就没有希望了。尽管延信一直陪着他们劝慰着,二老仍不吃不喝,几乎陷入绝望。
延信急在心头。一天,他“扑通”一下跪倒在地,给岳父母“咚咚咚”磕了三个头:“爸爸,妈妈,兰娥走了,我就是你们的亲儿子,你们有病我伺候,百年以后我送终!”
普普通通的几句承诺,延信践行了33年!
妻子走后,岳父去300里外的焦作朱村煤矿上班,延信就把岳母和内弟接到家里来。他每天忙里忙外挣着工分,岳父也捎点钱来,女儿一天天成长,家里又有了笑声。
然而,屋漏偏逢连阴雨,命运又一次考验了这位汉子。
1979年春的一天晚上,岳父在煤矿职工宿舍内突然中风,昏迷不醒,被工友紧急送到医院抢救。消息传来,延信马上赶到医院,整日整夜守在病床前。在与死神顽强搏斗了七天七夜后,老人奇迹般地苏醒过来,却永远失去了站立的能力。
面对这个几乎陷入绝境的家,延信做出决定:把家搬到焦作照顾老人。矿上伸出了援助之手,给他们找了两间小房。
为了这个家,延信狠狠心把女儿送回老家,让年迈的母亲照料。离别时,女儿的声声哭喊,揪着这位年轻父亲的心。此后20多年,他再没有与自己的女儿生活在一起。
刚到焦作时,延信没有固定工作,他在砖瓦窑烧砖、去工地当搬运工,挣钱补贴家用。
滑县老家的亲人一直挂念着他。一天,病中的老母亲实在忍不住了,叫来延信的三哥刘延胜:“快去把小亮(延信的小名)叫回来吧,他才20多岁,这样下去,咋才能寻个媳妇啊?”
三哥跑了300多里地,去找了他两次,目睹这四口人的生活窘况,忍不住掉下泪来,但延信每次的回答都是:“我一走,这个家就散了。”
其实,当时也有人给延信介绍媳妇,可他提出的条件是“愿意共同伺候双亲、抚养弟弟”。这个条件吓退了好几位姑娘。岳母不愿看到女婿为了这个家再受连累,一次次劝延信走,劝不动就骂,边骂边往外赶。延信含泪问岳母:“娘,您要是嫌我在家是个累赘我就走,要是怕我找不上媳妇往外赶,您天天骂我也不走。”岳母听后,抱着女儿的遗像哭起来了。
为了表达自己成为这个家庭一员的决心,延信思忖再三,做出了一个决定。一天,他风尘仆仆赶回滑县老家,向家里人提出一个请求:为了让岳父母放心,自己改姓为谢。
此言一出,立刻在家里炸开了锅,改姓可是个大事情!晚上,刘家挤满了家族的人,大家情绪激烈:“你不能为了前妻就忘了本啊!”不善言辞的延信低着头,就重复着那几句话:“兰娥走后,两位老人那么可怜,我改姓是为他们真把我当成亲儿子,安心度过晚年。改了姓,我还是咱刘家人啊。”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烟头踩满了一地,最后大家都静默不语,一位长者说:“小亮,你是个好人,我们同意你的决定。”
面对岳父临终感激的目光,他再次承诺:“爹,您放心,只要有我一口饭,就不会让俺娘和弟弟饿肚子。”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