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 → raybetapp2涓嬭浇 → 社会新闻 |
毕业了。和其他同学一样,曾被戏称为“高考王”的曹湘凡昨日在领取了毕业证和报到证后,带着对母校的眷恋悄然离开湖南警察学院,结束了自己13次高考“熬”来的大学生活。在本报等媒体的关注下,42岁的曹湘凡即将走上工作岗位,并以“通过拼搏和努力,我已找回了失去的尊严和幸福”的话语,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信心。
三年大学一路“跑”完
2007年9月,有过13次高考经历、在长沙当家教老师9年的曹湘凡最终踏进了湖南警察学院(原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成为该校法律事务专业年龄最大的新生,39岁的他从此开始了梦寐以求的大学生活。
“大学期间,我一直坚持家教,长期奔跑在路上,所以我的大学可以说是‘跑’完的!”回首过去的3年大学生活,曹湘凡笑着给自己作了如此简单而形象的总结。
读大学后,为挣钱养家糊口,他仍然边做家教边学习。为照顾这位特殊的学生,学校破例让他在外租住。他每天6时起床,转两次公交车后,尽力坐上校车到校。放学后,他也是匆匆吃点东西,挤公交上门做家教,睡觉至少是晚上12时以后的事。“转车、走路,在路上奔跑的时间比家教时间还长。”曹湘凡自嘲说,而到了高考前的一个月,他便请假,一心辅导众多弟子。过去的3年里,他就这样先后带过100多名家教弟子,在学校期间,他也是惟一没有亲友、没有同学到学校看望的大学生。
一举捧回两张文凭
大学毕业,曹湘凡同时领回了这两本烫金的毕业证书:湖南警察学院法律事务专业全日制大专班毕业证书和湘潭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经济法专业本科自考毕业证书。前所未有的收获让他自信倍增。
“大学3年,日子过得辛苦了点,却很充实,读完了专科,自考了本科,为自己找工作应该增加了不少砝码!”浓厚的常德口音中,流露出曹湘凡的自信。他说,接下来,他还将报考律师资格证。
2007年踏进湖南警察学院校门,曹湘凡同时瞄准湘潭大学经济法专业,开始了本科自考。3年下来,13门自考功课一一拿下。记者注意到,在其自考成绩单上,13门功课的自考分数大多在70分以上。
“晚上要做家教,自考功课一般是利用白天的课堂时间学习,选择的也是一个系统内的专业,对我来说,当然有‘搭顺风车’的优势,通过自考也在情理之中。”曹湘凡告诉记者。
得到母校高度评价
“该生学习认真,训练刻苦,成绩突出,是我们区队的学习榜样,能起带头模范作用,多次受到学校老师和领导的表扬……”翻开曹湘凡的毕业鉴定表,指导员刘鹏给予的评价很高。
“大学3年,改变了我,首先让我开拓了视野,陶冶了情操,感染了校园青春的浪漫气息,理论素养也上了一个台阶,能用专业知识解答一些具体的法律问题。”回首3年前顶着各方舆论压力走进大学校园的情景,3年后曹湘凡有了另外一番感受。
尽管不少精力花在家教上,过去的学习,他的成绩一直处于班上中上水平,没有补考过,并连续两年拿到了每次5000元的国家励志奖学金,学校的助学金也每年拿到了,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他还如愿以偿成为一名中共党员。
“学校很关照我,我总共拿到了超过1.6万元的奖学金或助学金,学费就没要自己掏腰包了,读大学实际就只花了点生活费。”曹湘凡对学校给予的照顾心存感激。
就业之路柳暗花明
3年大学生活,曹湘凡最充满期待的自然是找工作。
“读大学就是希望能找份好工作,当公务员不可能,当个企业白领什么的,只要是稳定工作,可以改变自己姓‘农’的命运,就行了。”曹湘凡毫不忌讳。
可去年下半年以来,因为年龄大,在学校举办的大小招聘会上,他遭遇了应聘简历根本没法投出去的尴尬,心灰意冷的他心情一度跌至人生的低谷。“我当时将应聘简历投到株洲一家药业大公司,硬是被退了回来,原因是年龄大了。”如此打击曹湘凡经历过不少。为此,本报也曾以“高考王”临近毕业愁就业为主题进行报道,呼吁爱心单位和爱心人士对他予以支持。
“你们的报道出来后,社会反响很大,不少用人单位和爱心人士与我取得联系,抛出橄榄枝,老家汉寿县也发出了热情邀请。”在媒体的关注中,曹湘凡找工作可谓绝处逢生。
曹湘凡说,在多方帮助下, 经过选择与洽谈,目前,他已与长沙一家综合性民办高校达成就业意向,具体工作岗位基本定为辅导员。为了他的工作,校领导没少操心,找工作“老大难”总算尘埃落定,这也是13次高考、3年大学带给他人生最大的改变。
找回了尊严和幸福
“多年的‘媳妇’已熬成‘婆’”、“通过这些年的拼搏和努力,我已找回了失去的尊严和幸福”、“从现在开始,改‘悲观’为乐观”。谈到毕业和未来生活,曹湘凡笑着一连用了几句自认为比较经典的话语进行描述。看得出,3年的大学生活,已让他从13次高考阴影中走了出来。这些年和媒体打上交道后,他广交媒体朋友,到目前为止,他已经接受了全国各地200多家媒体的采访,这已是他一笔不可多得的人生财富。现在,每逢节假日,他都会通过发短信的方式与记者们联络感情。
曹湘凡告诉记者, 当时妻子预言他将来“毕业就会失业”,尽管妻子言行有点过激,他仍然表示理解。现在,妻子逐渐改变了对他的偏执看法,联系电话也明显多了。今年下半年,他“四分五裂”的家将在长沙实现团聚,届时,3个均在老家的子女和在深圳打工的妻子将会赶来长沙。
“有稳定工作了,生活就有保障了,当然家教还是不会丢的。”临别时,曹湘凡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周和平)
相关新闻
成都男子14次参加高考
超过曹湘凡成“中华第一考王”
据《华西都市报》报道 今年高考中,四川成都43岁的男子梁实第14次走进考场,报考四川大学数学系,并称如果今年高考失利,他明年将和儿子一起参加高考。
1983年,梁实在仁寿县文宫中学报名参加高考预考名落孙山后,连续5年报名参加高考都没有考上,辗转在内江、乐山和成都打零工,修过机械、砍过木材、买卖过电视机。唯一不变的就是一边打工一边复习,每年元月准时到当地招办报名参加考试。后来,他办厂做建材生意,赚了上百万元,但仍继续参加高考。他因此获得“中国第一铁脑壳”、“高考最牛钉子户”、“中华第一考王”的“封号”。
当记者问他“你已经超过了长沙考了13年的曹湘凡,对此你怎样看待?”梁实笑道:“我不是为了名分。从我开始考试时就不存在‘名’的说法,我现在是‘中华第一考王’啦! ”
天道酬勤
万晓娟
本报长期关注的“高考王”终于找到工作了,这个有着夸父一般毅力的中年男人,靠着自己的努力和拼搏,还有众人的帮助,他追到了梦寐以求的“太阳”。
随着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又有一大批年轻人将走进大学校园,他们中的大多数要比“高考王”幸运,不需要经历13次高考才能圆大学梦,也不要等到42岁才开始正式找工作。但在就业压力较大的今天,这些准大学生们完全可以从“高考王”身上总结出成功经验。
他的成功首先源于自身的奋斗,不懈追求,努力奔跑,这是“高考王”读大学时保持的姿态。正因为这样,他读完了专科,自考了本科,还一边做家教,最终捧回两张文凭,为就业增加了砝码。这种拼搏进取的精神,成为他身上令人注目的品质。
他的成功还来自于社会各界对他的帮助,在就业难的今天,大学生们和企业、单位之间,尤其需要一个交流、对接的平台,而政府、学校、社会便是搭建这个平台的主力军,有了平台,学生们才能更顺利地“走出去”。
参与互动(0) | 【编辑:刘羡】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