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闭
【解说】眼前这个戴着黑色圆框眼镜、身穿魔法袍的男孩不是从《哈利•波特》里走出来的巫师,而是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的硕士——林品,作为资深“哈迷”,他与《哈利•波特》结缘已经有十年。
【采访】2001年的春天,我在读初一,当时那年五月《哈利.波特》第四部的中文版出版,大概三四月份的时候,班上就有个同学特别激动,特别的期待,他在下课的时候跟我聊起来,就说这套书特别好,特别特别好,然后我就非常感兴趣,就向他借了前三本。从此以后这本书一打开就没合上,每一本都看了九遍以上。有的段落看了无数遍,有一些自己特别特别喜欢的段落,不知道看了多少遍,都数不清了那种。
【解说】眼前这个戴着黑色圆框眼镜、身穿魔法袍的男孩不是从《哈利•波特》里走出来的巫师,而是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的硕士——林品,作为资深“哈迷”,他与《哈利•波特》结缘已经有十年。
【采访】2001年的春天,我在读初一,当时那年五月《哈利.波特》第四部的中文版出版,大概三四月份的时候,班上就有个同学特别激动,特别的期待,他在下课的时候跟我聊起来,就说这套书特别好,特别特别好,然后我就非常感兴趣,就向他借了前三本。从此以后这本书一打开就没合上,每一本都看了九遍以上。有的段落看了无数遍,有一些自己特别特别喜欢的段落,不知道看了多少遍,都数不清了那种。
【解说】早在2007年4月,《哈利.波特》终结篇还未问世的时候,林品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一本名为《我的哈利•波特:哈7大猜想》的书,书中居然准确预测出了《哈七》中的多处关键点。不仅猜中了魔法学校的斯内普教授其实是好人,还猜中了哈利的身体中存在着大反派伏地魔的灵魂碎片。”
【采访】《我的哈利波特:哈七大猜想》把哈利波特分成了七大猜想,192个小话题,主要就是根据前六部J.K.罗琳埋的伏笔,和它的整个西方的文化背景,它有可能借鉴的西方的神话和西方的文学的那些传统,来猜想第七部会有怎样的故事。
【解说】从一个已经用了十年的笔袋可以看出,林品的生活中到处充满了哈利.波特的影子。长袍、帽子、魔法杖,这身扮相让林品在同学中有了“哈利”这一昵称。
【采访】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校徽,背面有哈利.波特的英文Logo。眼镜是电影里原版的圆框眼镜。哈利.波特的魔法袍是我高一的时候上网买的。格兰芬多学院的围巾。第七部电影的上部和下部,还有去参加第七部英文版和中文版首发式的时候,都是穿这么一套去的。
【采访:同学】众目睽睽之下,穿成哈利.波特的样子到影院去,还在那边各种挥着魔杖,那个时候我就觉得,这就是我做不到的对《哈利.波特》的热爱吧。
【解说】金牌哈迷林品在北大的哈迷圈子里颇具人气,大家都知道学校里有这么一位外形酷似哈利.波特的超级哈迷。然而,林品对哈利•波特系列的痴迷还远远不只这些。
【采访】当时是提前一天,就是7月21号发售,我是7月20号的晚上11点就已经排队了。反正就等于是全国第三位拿到哈七英文版的人。第一时间买来,第一时间读,连续好几天,通宵好几天读那个英文版,把它啃下来。
【解说】不仅扮相上仿造哈利,林品还把他的哈利•波特情结融入到学习中,他大三时的一篇学年论文《作为现代性寓言的后童话——论<哈利•波特>》,在北大中文系一举夺魁,拿下了当年的最高分95分。
【采访】因为是自己是发自内心的热爱《哈利.波特》, 同时因为自己是一个,自认为是资深哈迷,所以对这本书有非常多的了解,很多想法都是几年来阅读过程中的某种刻入骨髓的生命体验,所以说写的特别用心,所以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
【解说】现在已经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的林品,之前对《哈利.波特》的痴迷曾经让周围的人都很不解。而一直以来,他还是保持着自己的这份爱好,并把对《哈利.波特》的热爱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采访】包括有一些语文老师,都会反对在高三的时候,阅读太多的课外书,但我觉得只要自己真正爱好的兴趣,家长和老师都应该鼓励,我觉得能把兴趣化成学习的动力,或者化成生活的动力,化成工作的动力,是非常美好的事情。
【解说】自小对哈利.波特的热爱让林品对学习更加有热情,考上了北大中文系、写论文、出书,这些似乎都与哈利.波特有着解不开的缘分。而哈利.波特系列的终结也让他略感失落。
【采访】就跟自己青春谢幕的仪式一样,总会有一点点的伤感和失落,但是我觉着它,《哈利.波特》里面传达的一些价值观,一些精神,一些理念,可以伴随一个人的一生。
记者金美辰 康登淋北京报道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