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秤可称人体重,小秤能量发丝重量,这就是长沙太平街老秤店老板文志飞老人的作品。
杆秤也叫手提秤,作为民间日用衡器已在中国存在了数千年。而今随着电子秤的普及,杠秤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逐渐销声匿迹,长沙太平街原有4家手工制秤的店铺,如今也只剩下了文志飞老人这一家。
大秤可称人体重,小秤能量发丝重量,这就是长沙太平街老秤店老板文志飞老人的作品。
杆秤也叫手提秤,作为民间日用衡器已在中国存在了数千年。而今随着电子秤的普及,杠秤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逐渐销声匿迹,长沙太平街原有4家手工制秤的店铺,如今也只剩下了文志飞老人这一家。
然而现年60高龄的文志飞老人却一直坚持传承这门手艺。他从13岁就开始随父亲学习制秤的手艺,16岁时独自挑担游走于市井,23岁时来长沙谋生在太平街立足。在这40多年的时间里,老人回忆自己制作了约13万的杆秤,其中较为得意的作品有两件。
同期:民间制秤手工艺人 文志飞
(我最大的秤)也就是外面那个称人的秤,称得两三百斤,在古代的话,原来那个皇宫里面啊,称那些皇太后啊,皇子啊。最小的可以称0.01克,这个称麝香,冬虫夏草,在药房里用得多。现在的话呢慢慢地变成工艺品了。
虽然现在杠秤的原始用途已经慢慢地被历史所淘汰,但文志飞老人却认为这并不代表它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在当代社会,它还承载了新的内涵,新的文化。
同期:民间制秤手工艺人 文志飞
这个秤就是我们的几千年的古老文化历史,(教导人们)要公平做人称心如意。这个秤是我们古老的一种公平,就说我们的(秤)星,这个星啊,都是以天上的星宿,南斗六星,北斗七星一十三星,加我们完整的福禄寿三星就是为十六颗星。
老人共有七八个徒弟,却无人可以继承他的手工艺。有的徒弟转行了,剩下的徒弟都只愿意做大秤,而小秤因为辛苦且坏眼睛使得众多徒弟没有一个愿意传承。老人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找到一个愿意做小秤的继承人,将这种古老文的化历史手工艺传承下去。
记者 谢鹏 长沙报道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