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厦门大学的洋教授,曾经游遍世界30个国家和地区,最后选择在厦门长久定居。他,一名普通的外来务工人员,二十年前怀揣梦想来到厦门工作,现在已成为厦门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受惠者。他,来自台湾,13年前到厦门投资上亿元经商,也把厦门当成了自己的家。他们三个虽然背景不同经历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新厦门人”。
(进片头)
他,厦门大学的洋教授,曾经游遍世界30个国家和地区,最后选择在厦门长久定居。他,一名普通的外来务工人员,二十年前怀揣梦想来到厦门工作,现在已成为厦门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受惠者。他,来自台湾,13年前到厦门投资上亿元经商,也把厦门当成了自己的家。他们三个虽然背景不同经历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新厦门人”。
(进片头)
在厦门大学,提到美国来的教授威廉•布朗,可能很多学生和老师都不太清楚。但一提到他的中国名字潘维廉,大家再熟悉不过了,眼前这位就是他们口中的“老潘”,不仅是第一个定居厦门的外国人、福建省第一位外籍永久居民,同时还是中国高校最早引进的MBA课程外籍教师之一。
回忆起当年来到厦门的原因,潘维廉开玩笑说美国中餐太贵了,除了对厦门好奇感兴趣外,潘维廉来到厦门只能用缘分来形容。
同期声:厦门大学教授 潘维廉
其实我来厦门的时候,我根本不了解厦门是什么地方,不是很清楚在哪里,所以以前我们在台湾,我们不知道厦门是对面的,正好八八年厦大就是全国惟一个,就是惟一的大学,可以接收外国人和他们的家里人,如果要来学习中文。
谈到23年前刚来厦门的情景,年过半百的潘维廉至今记忆犹新,尤其是刚到厦大学习中文几个月后,正是这样一段机缘让他开始了在厦门大学20多年的执教生涯。
同期声:厦门大学教授 潘维廉
当时我到厦大了,我在这边一个月才发现了,厦大开始一个全国最早的工商管理中心,哇挺有意思的,当时它已经有一个外国人,后来差不多一个月后,那个外国人在美国的家里,有一个急事,他回美国,他们着急要找一个洋鬼子,所以他来我住的地方敲门,他说你要不要教工商管理,我说我想一想,OK,太巧了,所以本来想待一年,后来两年,后来三年,现在23年就不走了。
在潘维廉这间不足1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除了和其他学者一样收藏了许多书籍外,还多了各种独具中国特色的雕塑,陶瓷、编钟模型和闽南勤劳贤惠的惠安女,营造出了浓浓的中国味道和闽南风情。其中有一尊经典的孙悟空模型,潘维廉格外喜欢,因为他说自己也属猴,以前就像猴子一样喜欢满世界溜达,去过的国家和地区达30个之多,但唯独厦门让他“不想再跑了”。 潘维廉笑称现在住在厦门就像是天天放假,没必要往外跑。
同期声:厦门大学教授 潘维廉
现在厦门这么好的地方,好像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得放假。差不多这七八年来,我我夫人我们不要现在不要到外面跑,我们要放假我们就到厦门,找一个酒店过周末,尝尝我们是外来的旅游者。
作为工商管理的教授,潘维廉在专业上取得不菲的成就同时,还经常“不务正业”,利用业余时间了解考察厦门的历史文化,出版了诸如《老外看鼓浪屿》、《魅力厦大》和《魅力厦门》等中英文版系列图书。
同期声:厦门大学教授 潘维廉
七年前开始就是研究外国人,几百年前的外国人在厦门在闽南的,闽南人在国外的,在东南亚的,他们的影响。
1994年潘维廉率全家老小驱车4万公里几乎踏遍中国,以厦门为起点,直抵西藏后返回。也正是由于这趟长途跋涉,潘维廉决定一辈子就待在中国,待在厦门,他的家人也都把自己当成了厦门人,回厦门就是回自己的家。
同期声:厦门大学教授 潘维廉
准备一辈子在这边,老二在美国上大学,但是他明年要结婚了,美国女孩,但是他说他也要回家回中国,所以我夫人我已经,准备了就是一辈子在这边。
1992年,潘维廉申请了在中国的永久居留证,他希望能为厦门的建设尽一份心力。
而在此前的一年,1991年,林雷也来到了厦门,作为一名普通的外来务工人员,他怀着梦想来到厦门工作。经过几年打拼,林雷打算在厦门买房定居,然而不菲的房价让他望而却步。无奈他只能和妻子长期租住在厦门思明区的一个普通住宅小区。
但近些年来,厦门市推动住房制度改革,着力建设保障房,解决中低收入的住房困难。借着这股东风,林雷在厦门高林居住区购买下了一套面积60平方的经济适用房,家的梦想在厦门实现。
外来务工人员 林雷
我们来这边的话,原来也没想到说,我们能够自己有这样的一个住所,这是一直每一个人,坐在上班的时候都在想,什么时候能够买到这样的房子,自己有在厦门的一个家,但最终我们,感受到政府的政策,带来给我们的一个福音。
到2010年底,厦门市竣工保障性住房两万四千多套,已分配入住一万多套,2011年1至7月,厦门继续投入100多亿建设保障性住房,在全国率先构筑起了一个多层次的中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体系。
此外,厦门充满活力的经济成分,尤其是其多项惠台政策极大地推动了闽台商业圈的逐步走向成熟,成了沿海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对于这些变化,作为亲历者的台商陈信仲更是深有体会。1998年,厦门市政府招商团前往新加坡招商时,在众多的招商项目中,陈信仲果断决定,在厦门海沧区东孚镇的乡野田间,投资上亿元开发温泉。当时,这对陈信仲和厦门来说,都是一个新市场、新契机、新革命。
日月谷董事长 陈信仲
厦门很早就有来过了,大概改革开放三四年后,我就有来看过了,那时候当然跟我后来,我要来做日月谷的时候那不太一样,因为那时候有一点发展了。这大概整个厦门的发展,大概这十五六年来也才开始起飞。
今年11月5日出炉的《2011中国城市发展综合评价报告》中,厦门位列全国城市科学发展综合排名榜首。报告认为,厦门城市内部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经济发展的高水平,相应地带来了城市公共服务和居民实际分享成果的高水平。
同期声:厦门大学教授 潘维廉
我八八年来的时候,我知道已经改革开放了十年,但是那时候变化有点慢,但是到二零零零年,在这边我看,厦门的变化在那十二年内,那么大的变化,我想很厉害,但是可能已经差不多了,但是这十年来更大的变化,所以我觉得我做梦,我也想不起来,二三十年后的厦门会怎么样的,但是现在有这样的相信,肯定会好。
30年间, 厦门从一个海滨小城飞速发展到国际花园城市,以潘维廉、林雷和陈信仲为代表的新厦门人恰巧成为了这个特殊时代的见证者。他们无论来自哪里,在厦门住了20年、10年或是刚来的,都无一例外地深爱着这座美丽的鹭岛。
记者李思源 吴晟炜福建厦门报道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