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春公交集团电车公司的厂区内,一辆已经“退休”的日本原装进口200型电车安静的停放着。这辆老车是长春开通的第一批有轨电车的代表。
自1937年起,这辆老车“工作”了60年时间才下线。因为常年受风吹日晒雨淋,老车身上已经爬满了斑斑锈迹,似乎也在向人们倾诉着一个事实,在当前城市轻轨、地铁、公交汽车全方位发展的情况下,这种曾经覆盖中国各大城市主要街路的有轨电车此刻正境遇尴尬。
在长春公交集团电车公司的厂区内,一辆已经“退休”的日本原装进口200型电车安静的停放着。这辆老车是长春开通的第一批有轨电车的代表。
自1937年起,这辆老车“工作”了60年时间才下线。因为常年受风吹日晒雨淋,老车身上已经爬满了斑斑锈迹,似乎也在向人们倾诉着一个事实,在当前城市轻轨、地铁、公交汽车全方位发展的情况下,这种曾经覆盖中国各大城市主要街路的有轨电车此刻正境遇尴尬。
年已七旬的刘广护和女儿刘惠彬都是长春公交集团老资格的电车司机。1960年,刘广护开始从事电车司机行业,一做就是44年,回忆起那个年代有轨电车鼎盛的场景,刘广护感慨颇多。
采访人物:长春公交集团电车公司退休司机 刘广护(这个大车后边还带着一个后挂,装的人多啊,那时候售票员是三个,现在售票员是一个,司机一个,售票员是三个,拖挂还一个,中门后门,一到高峰时候那人老(太)多了,挤得都喊着号往里挤都上不来啊,高峰时候,平常人也不少。)
刘广护介绍,六七十年代城市还没有营运的出租车和公共汽车,城里人出行几乎都要乘坐电车。相比于现代城市的有轨电车,那个时候运行的电车车况很差,车厢大部分是木制的,冬天乘坐会感觉非常冷。运气不好,还可能发生火灾。
采访人物:长春公交集团电车公司退休司机 刘广护(那电车吧,质量特别不好,有的时候开开以后,操作现在和过去不一样,操作那叫操纵器,开开以后那个电连了,前边就着火了,着火以后怎么办呢,离附近近,整点沙子把它浇灭了,乘客都往下跑,售票员都有责任,说车着火没事烧不着,别摔了,车停了以后让乘客一点点下。)
到了八十年代,刘广护开过的老式有轨电车渐渐被更先进、更智能的铁皮车所取代。车厢变暖了,车速变快了,车更安全了。
出于对有轨电车的喜爱,刘广护的女儿刘惠彬也开始了电车司机的职业。与父亲经历过的艰苦日子不同,她所经历的是另一番感受。
采访人物:长春公交集团电车公司司机 刘惠彬(乘客也都挺认可这个电车,电车最起码它环保,电还能省点比汽车,油现在多贵啊,再说它干净,噪音它也不像汽车似的(那么大),就是尾气吧,黑的那个,我感觉不好,一般像晕车的都愿意坐电车,坐电车不晕车啊。)
进入九十年代,汽车数量逐步增多,为缓解道路面积紧张的情况,很多城市都对有轨电车的轨道进行大量拆除,重新规划城市格局。
截至目前,中国内地仅有长春、大连、哈尔滨等几个城市的还保留着有轨电车的运营。刘惠彬说,她和父亲都不知道有轨电车会不会从自己的生活中消失,但作为城市发展的历史印记,有轨电车不应被人们遗忘。
记者 李彦国 长春报道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