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是人类最后的减压方式,缅怀童年,用时光的荏苒变迁、抚摸记忆。
封原是个标准的“80后”。作家、出版人、“80后”怀旧文化传播者……都是属于他的头衔。开头的这段诗句,就是出自封原的一本诗集。这段时间封原在北京一家商场举办展览,展览的主题就是他的这些私家收藏。说到自己的收藏,自称性格内向的封原兴致勃勃地给我们介绍起来。
怀旧是人类最后的减压方式,缅怀童年,用时光的荏苒变迁、抚摸记忆。
封原是个标准的“80后”。作家、出版人、“80后”怀旧文化传播者……都是属于他的头衔。开头的这段诗句,就是出自封原的一本诗集。这段时间封原在北京一家商场举办展览,展览的主题就是他的这些私家收藏。说到自己的收藏,自称性格内向的封原兴致勃勃地给我们介绍起来。
同期:(80后怀旧文化传播者 封原)上面的所有东西几乎都是我原来的所有东西把它整个搬到这来的,这个写字台就是我从小用的写字台,我趴在这写作业至少写了10年,趴在这张写字台上,所以对这张写字台感情也比较深。
解说:封原的收藏很有特点,他的藏品就是小时候的老物件、小到玩具,饼干盒子,大到家具、电器,80年代的痕迹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走进充满怀旧气息的展厅,很多参观者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熟悉的记忆。
同期:(参观者)像那种娃娃,然后鞋什么的,小人书,以前天天回家看。
同期:(参观者)印象都很深,加上那边,我看到一些电话,看到大白兔奶糖什么的,心里边有种酸酸的感觉,不知不觉就长大了。
同期:(参观者)有很多我们小时候用过的东西,像麦乳精、宝塔糖、还有大白兔奶糖,还有这些蜜桔罐头的盒子、商标,这能勾起我们对过去的回忆。
解说:在童年熟悉的回忆里,每一位“80后”都有关于这段回忆的故事。
同期:(参观者)比如说那种变形金刚,我记得小时候能买一个变形金刚,缠着家里人要买一个,那会也便宜,三四十就买一个特别大的了。
同期:(参观者)像那个老闹钟的那个东西,因为原来小时候外婆有个那样的闹钟,然后我就记得当时把那个闹钟全拆了,拆了以后装不上去了,这个实际上是非常有感情的。
同期:(参观者)这个罐头的瓶,然后就让我想起来我一生病家里人就给我买这个罐头嘛,只要生病就有罐头吃所以那时候特别想生病。
解说:前来参观的“80后”们在一件件展品中回想着自己的童年故事,简单的快乐,童年的小愿望都让他们沉浸其中。作为这些展品的主人,封原也给我们讲了他的一段童年记忆。
采访:(80后怀旧文化传播者 封原)这个是我童年时候的一个好朋友送给我的,我到现在都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就是住邻居,他是那种随军的家属,到处来回迁徙,大概两三岁的时候从新疆他们兵团迁到天津的,这个是他父亲去上海出差给他带回来的,结果到七岁的时候他搬走了,临走时候就把这个给我了,这么多年就再没有联系,所以这件玩具就等于是友谊的一个见证似的,就非常珍惜。
解说:在封原的展览中还有很多这样的展品,有的是孩提时珍贵的友谊,有的是难以忘怀的亲情,有的是对一段生活的记录。和很多“80后”一样,他追求自由,崇尚个性,但是在内心深处却有着细腻的情感。
迈入新的一年,又一批“80后”跨入30岁的行列。勾起回忆,让即将集体迈入30岁门槛的“80后”们重温童年的美好时光,似乎是这个季节里最温暖的气息。那么“80后”们的童年记忆为什么如此这般的值得回味和怀念呢?
采访:(80后怀旧文化传播者 封原)80后其实是第一代享受商品玩具的一代,就是父母肯用一个月或者半个月的工资给你买一件玩具,那个快乐真是永远无法取代的那种,所以给80后的童年也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解说:今天,走过了童年的“80后”们最常提到的一个词,就是压力,在工作与生活中寻找平衡是他们每天的必修课。封原选择用这样的展览为“80后”解压,来自他作为同龄人的理解和感悟。
采访:(80后怀旧文化传播者 封原)人在打拼了一年的时候,这个时候是最感性的时候,一想到家,一想到温暖,一想到我曾经和父母的,这时候的人是最容易被触动的。都是独生子女嘛,替父母养老的压力,包括自己工作的压力,生育的压力等等一些压力,然后我觉得他们挺不容易的,这一代人是非常特殊的一代人。
解说:“80后”一代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身上有父母全部的关爱,最早享受了有商品玩具陪伴的童年,但是同时,他们也体会了独自成长的孤独。如今的80后已经陆续娶妻生子,承受来自家庭,工作的压力,几乎没有时间关注自己内心的情感,他们偶然走进这里,或许可以让心灵在童年的美好中做短暂的停留。
采访:(80后怀旧文化传播者 封原)现代社会,尤其是在都市里面,人压力都很大,美国有一个心理学家说过,说怀旧是最好的减压方式,然后我把它延伸了一下,我说怀旧已经变成现代人最后的减压方式,可能就是你通过怀念童年时一些东西,然后马上现实生活中给你的那种压力就会小很多。
解说:这个让“80后”陷入集体怀旧的展览,在他们眼中更多的是回忆和怀念,但是在“50后”和“60后”的眼中,却读出了“变迁”。
同期:(参观者)我是属于50后的,我小时候要是能看上电视那就很不容易了,最早的时候八几年家里就买了这么一个9寸黑白电视机,可费劲了。
同期:(参观者)我是60后,那时候商品贫乏,几乎是家家都一样,就这小人,一流行家家都买,它没有第二种,所以说呢,一般每家基本上大同小异都有几样。
解说:尽管不是“80后”,但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也同样在这里找到了属于他们的回忆。或许怀旧本来就不是某个年龄段的特权,而是让更多的人找到属于他们的共鸣,在“80后”找回童年的时候,“50后”、“60后”乃至“70后”们找回的是属于他们的时光。
编导:闫欣雨 摄像:胡星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