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监督工作记者会

分享到: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3月10日举行记者会,邀请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显明、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尹中卿、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恒、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窦树华及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朱明春就“人大监督工作”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图文滚动

刷新

  • 中新网报道
    2019-03-08 11:20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3月10日举行记者会,邀请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显明、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尹中卿、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恒、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窦树华及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朱明春就“人大监督工作”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 中新网报道
    2019-03-10 15:10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副主任、主持人韩林宏: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本场记者会的主题是“人大监督工作”。我们很高兴地邀请到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显明先生,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尹中卿先生,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恒先生,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窦树华先生,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朱明春先生。请他们回答人大监督工作相关的问题。现在开始提问。
  • 中新网报道
    2019-03-10 15:16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广记者:去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力度很大,曝光了一批问题,社会反响强烈。请问窦树华副主任委员,您全程参与了这次执法检查,能不能给我们讲讲你们怎么进行明察暗访的?您个人有哪些感受?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19-03-10 15:22
    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窦树华:感谢媒体对全国人大常委会生态环境保护监督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新的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筑牢“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认真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把生态环境领域的监督作为人大监督工作的重点。201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了大气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开展了海洋环境保护法执法检查,听取了国务院关于2017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检查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执法检查报告和审议意见处理情况的报告。
  • 中新网报道
    2019-03-10 15:23
    窦树华:经党中央批准,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门加开一次会议,听取大气污染防治法的执法检查报告,开展了专题询问,并作出了《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依法推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以法律武器治理污染,用法治力量保护生态环境,为依法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了积极贡献。
  • 中新网报道
    2019-03-10 15:25
    窦树华:大家知道,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重中之重是打赢蓝天保卫战,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把大气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作为重中之重,目的就是通过执法检查贯彻落实党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推动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贯彻实施,解决老百姓关心的突出环境问题。这次执法检查由栗战书委员长担任组长,检查的时候是栗战书委员长、王晨副委员长、沈跃跃副委员长、丁仲礼副委员长分别带领四个组深入到八个省区进行检查,同时委托其他23个省区市人大常委会对本行政区内法律实施情况进行自查,实现了执法检查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全覆盖。可以说,这次执法检查力度之大、规格之高、效果之好是过去少有的。我参加了对三个省的现场检查,一个是陕西、一个是河北,一个是山东,我感觉到有四个突出的特点:
  • 中新网报道
    2019-03-10 15:32
    窦树华: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党中央生态文明的战略部署。栗战书委员长,王晨、沈跃跃、丁仲礼副委员长等常委会领导同志所到之地带头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号召地方共同行动起来,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二是严格依法办事,严格检查、严格监督,依照法定职责、限定法律范围,遵守法定程序、紧扣法律检查,督促政府依法尽职尽责,避免粗、宽、松、软的问题。三是坚持问题导向,敢于动真格的,敢于碰硬。对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存在的问题进行检查,为了深入的查找问题、开展随机检查,举一反三,推动整改。四是创新方式,增强实效。扎实开展了随机抽查,还有问卷调查,召开五级人大代表、专家学者、基层执法人员座谈会,倾听民意、集中民智等等,打出了人大监督工作的“组合拳”,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提供了人大监督工作的经典范本。
  • 中新网报道
    2019-03-10 15:39
    窦树华:刚才记者问的抽查的做法,这次执法检查一共对12个城市38家企业和工地进行了随机抽查,主要做法有五点:一个是组成权威的检查班子、检查小组,主要由常委会委员和人大代表当成员,生态环境部门、地方人大的同志还有生态环境部环境督查局的同志配合检查小组工作。第二个是选准抽查地点,根据生态环境部门提供的线索,来选定存在问题的单位进行抽查。第三个是现场抽查,不打招呼,直奔现场,也不通知当地政府,到现场之后,直接查找重点问题,取证发现问题,由生态环境执法部门现场认定违法行为。第四个是依法处理问题,人大检查的时候不直接处理问题,对现场发现的问题请生态环境执法部门来认定,有的当场责令企业整改,有的向当地政府交办整改,有的交给中央环保督查“回头看”督促整改。第五个是运用好检查结果,对检查的问题以“解剖麻雀”的方式深入进行分析,并且在起草人大常委会报告的时候认真研究吸收这些问题的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意见和建议,推动法律制度的落实。
  • 中新网报道
    2019-03-10 15:44
    窦树华:从现在看,随机抽查确实达到了找准问题、抓住问题、解决问题的效果,到目前22个单位企业查找的38个问题都依法得到了解决。从常委会大气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的情况来看,从检查审议、专题询问、做出决议一直到今年2月国务院对执法检查报告及审议意见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反馈,整个的过程可以看出,全国人大常委会大气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赢蓝天保卫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谢谢大家。
  • 中新网报道
    2019-03-10 15:44
    中国日报记者:我们注意到去年国务院首次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口径报告了国有资产管理情况,这也是国有资产家底首次在全国人民面前亮相。请问预工委的朱主任,全国人大为此做了哪些工作?您认为这项监督工作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今年准备做哪些工作?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19-03-10 15:49
    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朱明春: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建立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是党中央加强人大国有资产监督职能的一项重要举措。这项决策是2017年底中央发文进行的。去年是全国人大贯彻这一决策、建立这项制度的开局之年,在全国人大及各方面共同努力下,这项工作开局良好,取得了很好效果,归纳起来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工作。
  • 中新网报道
    2019-03-10 15:50
    朱明春:第一,在全国铺开了这项工作。我们会同国务院、财政部、国资委、自然资源部、审计署等有关部门,一起召开了全国性的会议进行动员和部署,栗战书委员长作出重要批示,王晨副委员长到会作了重要讲话。截止到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全部都建立了相关的报告制度,并且开展了报告工作。
  • 中新网报道
    2019-03-10 15:53
    朱明春:第二,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去年10月份常委会会议上听取和审议了国务院关于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和关于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的专项报告。这是建国以来首次报了一个全口径的明白账。综合报告重在反映全面情况,专项报告更多聚焦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的突出问题,这种综合报告和专项报告结合的模式,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层面是率先进行的,全国也是按照这种方式进行。
  • 中新网报道
    2019-03-10 15:58
    朱明春:从工作的实际情况看,我们国家的国有资产数量非常大,情况很复杂,类别也很多,要交出这么一本账确实不容易,全国人大常委会跟国务院有关方面建立了分工和工作联系制度,我们也制定了落实中央意见的实施意见,克服了大量的困难,这些困难主要是刚才讲的,类别很多、分布很广,管理分散,不是由一个部门管。所以交出这份账本,应该说也很不容易,但是综合报告基本上覆盖了企业国有资产包括金融类和非金融类的,也覆盖了行政事业性单位的资产和自然资源。当然我在这里也要说明一下,由于国有资产类别不同,有的是以价值量计算,像自然资源只能以实物量来报,企业会计和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政府会计标准也不一样,这些数字不能简单的加总。我们做这项工作出发点就是要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出明白账,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有账可查。这项工作是党中央加强人大国有资产监督职能的重要决策部署,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和治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对于管好、用好国有资产,更好地造福人民,使得国有资产更好地安全有效运行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最好的监督就是要公开、透明,要依法进行报告、依法公开,让人民能够监督。
  • 中新网报道
    2019-03-10 16:01
    朱明春:我想,通过常委会去年一年来的开局性的工作,有很多是创新性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这个成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把全口径、全覆盖的账报出来,晒出了我们的家底,使国有资产在阳光下运行。二是摸清了问题,形成了共识、增强了责任。通过开展监督调研工作,也通过督促国务院有关方面加强对国有资产家底排查,我们现在主要的问题就是国有资产的底数掌握还是不够清晰和准确。另外,布局管理和监督方面还不够规范和合理。国有资产还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运行低效,甚至还有流失的问题。通过常委会的审议,大家对问题形成了共识,对于改革也增强了动力,增强了责任。
  • 中新网报道
    2019-03-10 16:08
    朱明春:下一步,我们这项工作要达到党中央提出的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监督有力的目标,还需要不断努力,第一项工作是要进一步抓整改环节,去年10月份已经听取和审议了国务院关于国有资产的综合报告,也包括金融国有资产的专项报告,常委会对金融国有资产也进行了专题调研并且向大会提交了调研报告,这个报告对金融国有资产的功能、定位、布局,金融国有企业如何更好的加强防范金融风险、服务实体经济,更好地深化国有资本治理结构等都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也指出了很多的问题。所以,我们下一步就是抓整改,落实常委会在审议意见中提出的要求和问题,认真梳理、督促国务院有关部门进行整改。
  • 中新网报道
    2019-03-10 16:08
    朱明春:这项工作国务院今年4月份还要向常委会进行整改工作的报告。第二项工作,我们已经和有关部门一起制定了国有资产报告工作的五年工作规划,现在正在按程序报批。这五年我们每年都是一个综合报告和一个专项报告,去年已经报告了金融国有资产,今年预计进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专项工作报告,再往后还有非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自然资源类国有资产,我们都要进行报告,要逐步拓展开来做到全覆盖,真正把国有资产的监督工作做好。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19-03-10 16:12
    检察日报、检察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请问徐显明副主任委员,去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了“两高”专项工作报告,并首次对“两高”专项工作进行专题询问。为何在听取专项工作报告之后还要开展专题询问?为做好这次专题询问工作,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做了哪些工作?有哪些亮点和经验值得总结?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19-03-10 16:12
    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显明:谢谢你提出的问题。专题询问是人大和常委会行使监督权的一种重要方式。长期以来,常委会主要是听取和审议有关专项报告,对“两高”的工作进行监督。去年在这个基础上第一次开展了专题询问,有这样几个考虑:
  • 中新网报道
    2019-03-10 16:13
    徐显明:第一,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像执行难问题是审判工作中比较薄弱的环节,像对民事审判工作进行检察监督,对人民检察院来说也相对薄弱。但是这两项工作人民群众都非常关注,所以回应人民的关切,这是第一个考虑。
加载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