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证券频道

热点不断有利大盘企稳 多方承接盘封住下跌空间

2011年02月24日 07:38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今日大盘收盘如能站到周三盘中高点上方,就可以确认大盘调整基本结束。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继周二放量暴跌之后,周三沪深股指低开后横盘震荡,走势明显偏弱。沪指在2839-2868点之间窄幅波动,收盘前勉强翻红,微涨0.25%,成交1390亿元,较周二萎缩28.5%;深成指探低60日线企稳,收盘微涨0.16%,成交1068亿元,较周二萎缩28%;中小板指反弹至5日线和半年线,涨幅为0.99%,表现略强于沪指和深成指;创业板指走势最强,收涨2.37%,几将周二的阴线实体尽复。

  截至收盘,沪指涨7点,涨幅0.25%,报2862点,成交1391亿;深成指涨19点,涨幅0.16%,报12492点,成交1068亿。

  昨日新三板概念股全线大涨,东湖高新、张江高科、苏州高科、海泰发展涨停。

  技术解盘

  多方承接盘封住下跌空间

  周三上证指数在前收盘附近震荡整理,终盘以小阳线报收,成交量较上一交易日大幅萎缩。板块方面:黄金板块、仪器仪表、微电子等板块大幅上涨,农林牧渔、建材下乡、高铁产业等板块走势较弱制约了大盘向上反弹。

  从大盘的走势上看,昨日大盘全天都在前收盘点位附近震荡,盘中指数向下打压时,低位承接盘比较积极,市场没有出现持续的恐慌情绪。

  另外,排在涨幅榜前列的板块上涨幅度比较大,表明市场热点并没有因为指数的短线下跌而消失,这是大盘强势调整的重要特征。

  从成交量来看,昨日上海市场仅为1300余亿元,缩量迹象明显,且小阳线实体不大,市场仍将在半年线附近进行一定的震荡,其后则有望逐步企稳回升。沪深300指数方面,昨日收于3174点,急跌之后有一定企稳迹象。

  从大盘的技术形态上看,昨日上证指数的低点刚好是今年一月初大盘下跌过程中出现反弹遇阻的位置。正常情况下,指数突破了前期的阻力位再次回调时这个位置就会对大盘有一定的支撑作用。再加上指数在下探支撑位时成交量明显萎缩,短线做空能量已无力重新聚集。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大盘在2800点上方结束本轮调整。

  操作上,上证指数的30分钟K线提示,今日大盘收盘如能站到周三盘中高点上方,我们就可以确认大盘调整基本结束。如果这样,投资者可积极参与市场热点或耐心吸纳那些刚刚开始温和放量的个股。

  权证

  备兑权证推出为时不远

  目前权证市场“硕果仅存”的权证长虹CWB1将在今年8月18日终止交易,备兑权证将在证监会的统一安排下在两家交易所同时推出。几乎被人遗忘的权证市场,或许将在不久之后重新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权证将淡出市场

  据了解,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在制定备兑认股权证的相关规则,并在春节前与多家券商有关金融衍生品研究及交易的负责人进行了讨论,而这一规则有望在3月底前后,对外发布征求意见稿。

  另据监管层一位人士透露,在上交所积极准备备兑权证的同时,深圳证券交易所也做了不少的工作,不出意外的话,备兑权证将在证监会的统一安排下在两家交易所同时推出。

  备兑权证是由持有该相关资产的第三者发行,并非由相关企业本身发行,备兑认股权证可以是认购或认沽,投资者同时面对发行商的信贷风险。在国际认股权证市场中,备兑认股权证市场占绝对主导地位。

  自从2005年股改的时候,宝钢股份率先推出权证以来,前前后后共有50多只权证,而现在只有1只权证了。同时,目前也没有看到其他公司准备推出权证,随着长虹权证到期,权证很有可能淡出股市。

  权证之所以不受各方青睐,一个重要原因是权证投机过度。几年来,由于权证实行T+0交易,吸引了一批炒手,最后交易日权证常常暴跌。从各个权证走势看,炒作权证没有几个赢家,大部分都是输家。权证引发了极大争议,使得市场各方对权证更为谨慎,权证由此逐渐淡出市场。

  备兑权证引资金入市

  台湾宝来金融集团负责亚太地区证券衍生工具的副总经理曾志强日前表示:未来如果允许券商发行备兑权证的话,那么,权证与股票现货市场将有一个很好的联结点。和一般的认股权证不同,备兑权证由上市公司以外的第三者发行。因此,它既不同于宝钢认购权证(股改的产物),也与武钢创设权证有一定的区别。比如,券商发行认购备兑权证时,因为要对冲风险,因此会买入一定数量的正股,这样,对于股票现货市场来说,同样是一种资金的流入。

  作为一种最基础性的金融衍生产品,权证市场如果发展成熟了,将来衍生产品市场将很容易走上一条康庄大道。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蒋妍】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