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吃上A股“晚饭行情”的不仅仅有股民,还包括心怀鬼胎的“山寨”私募。A股赚钱效应再度显现,沉寂已久的“投资公司”卷土重来。
“蔡小姐你好,我们是XX投资公司,您最近炒股怎么样?我给您推荐一只股票,您可以看看。”蔡小姐发现,这段时间来,“私募荐股”的电话又多了起来。
蔡小姐投入股市的资金有不少,股龄也已有7、8年。“我不知道自己的信息被谁出卖了,不过只要股市略有起色,这样的电话就会响个不停。”
起初,蔡小姐接到“私募”的电话时,不仅认真地听对方喋喋不休的介绍,还记下了对方推荐的股票。甚至有一次,她向对方支付了一笔500元的“信息费”。不过,她听推荐买的股票阴跌了1个月,她不得不“割肉”出局,“这以后我再也不听推荐了。”
“只要这家公司前一天推荐的股票涨得不错,这家公司就会不厌其烦地骚扰。但是而后推荐的股票,就会涨跌难料。”蔡小姐发现,这些私募推荐的股票,常常在推荐前的一两天出现异动。总体而言,各家公司推荐的股票,时好时坏,如果指数大涨的情况下,还真有表现优异的,不过,如果指数窄幅波动甚至下跌,个股表现就变得普通甚至出现大跌的情况。“我发现他们只是在玩概率游戏,能骗则骗。”
真私募还是假私募?
“一家所谓的投资公司前后给我打了5、6次电话,问我的投资情况,要给我推荐股票。”蒋小姐实在烦不过对方,就和对方侃起股票、大盘。她略施“雕虫小技”,便让私募“甘拜下风”。
“这家私募给我推荐了一家西北的重组股,当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政策朦胧利好传来,我就跟他们讲,别买这只了,我给你们推荐传媒板块某某股票。”蒋小姐推荐的传媒板块成为这轮“晚饭行情”的领涨板块。
本周二,这家投资公司又一次打电话给蒋小姐,言下之意是,大牛市来了,赶紧听他们的买股票。不过,蒋小姐随口说,“明天要大跌呢,你们等着瞧。”
蒋小姐没想到,一次准确荐股,一次判断大势,就震慑住了这家”私募“。“昨天,其自称是私募公司的老总打电话给我,要我传授经验。”蒋小姐哭笑不得,“这老总还告诉我,过去他们搞的私募资金亏损一千多万清盘了,希望引进我这样的优秀人才加盟,重振旗鼓。”
信息怎么泄露的
很多股民很吃惊,这些“私募”是从什么渠道获得私人电话号码,信息又是怎么泄露的?
杭州一家投资公司员工告诉记者,因为受不了欺骗股民而遭受的“良心的谴责”,刚刚从单位离职。她透露,股民信息贩卖早就成为了一条产业链。
她告诉记者,网上早就有股民信息的贩卖渠道,投资公司从网上购买来股民信息,每条仅0.1元左右,大量购买还有折扣。“这些信息准确率相当高,不仅有姓名,还有电话号码,甚至股票市值也八九不离十。”
“股民被脱光了。”股民王先生认为,能够掌握这么清晰的资料,多数是证券公司内部人员做了手脚。
证券专业人士则提醒,投资者需要保护好个人隐私外,还要警惕这些所谓“私募”,千万不可轻信荐股,以免遭遇莫名损失。 (记者 杨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