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网电 题:银鹰刺穿海战场“电磁迷雾”——海军首次运用无人机进行战场远程通信支援演练目击
王六一 杨宗锦 吴建明 摄影报道
凌晨5时,一支载着某新型无人通信飞机方舱的车队悄然抵达滨海地域。吊装飞机,调试设备,安装火箭,检查通信设备……蓄势待发的银鹰如一柄利剑,直指海天。海军首次运用无人通信飞机进行战场远程通信支援演练,在南海舰队某通信总站综合训练场拉开帷幕。
“点火!”7时整,地面指挥员王善庆下达起飞口令。火箭喷射,银鹰腾空而起。在助推火箭脱落的刹那,车载地面控制方舱内主飞控员蔡杰疾速地操控鼠标键盘,调整飞行高度、方向和速度。
飞行控制屏幕上,一副1∶5万比例的电子地图,精确地显示出山川、河流、海岛等地形地貌,一个红色不断闪烁的飞机光标,正直扑作战区域。屏幕左下方,同步显示着飞行高度、巡航速度和通信信号等状态参数。
“到达预定空域,航向:3点方向;速度134;高度:3000米”。 7时55分,副飞控员向指挥部报告飞行状况。
“保持高度,进入巡航速度。”演练总指挥下令无人机进入作战区域,进行“潜伏”。 8时20分,前沿指挥部通报:水面舰艇和登岛作战部队遭“敌”电磁压制,无线电通信受阻。
“开启任务设备,建立通信联络。”接到指挥员命令后,无线电测控员迅速开启通信终端,“空中幽灵”闪现,摇身变成空中“电磁堡垒”, 刺穿“敌”笼罩在海战场上空的“电磁迷雾”,构建起一张覆盖数百公里的战场通信网络。
8时24分,大量报文通过“点对点”式通信从前线传回,战场态势重显指挥部。
8时50分,前指通报:“敌”出动电子侦察机进行电子侦察!地面控制站立即启动《反侦察部署预案》,遥控关闭任务设备实施无线电静默,下降高度调整航线紧急转移。20余分钟后,“敌”电子侦察机在空中嗅探一番无果,悻悻离去……
9时30分,为联合作战部队提供远程通信支援的无人通信飞机完成空中中继转信、大报量传递、特情处置等10余个演练科目后,全速返航。
10时30分,一阵轻微的轰鸣声在降落场上空响起,圆满完成预定科目的无人机像凯旋的勇士,出现在观察哨的视线。盘旋,熄火,随着一朵绚丽的伞花绽放,银鹰稳稳落地。图片来源:中国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