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水镇团结村口的这家网吧,就在镇政府斜对面,是凯凯和众多村里留守儿童的“乐园”。
什么能代替父母给孩子的感情?
7月17日,记者在苏的网吧里找到凯凯时,网吧里没有一个成人,那些专注地飞奔在网络战事里的孩子,最大的上初三,最小的上小学三年级,而他们背后的墙上,偌大的牌子上赫然写着“未成年人不得入内。”对此,苏的解释是,“根本就挡不住,偷着就跑进来了。”
在60岁的杨春霞眼里,“偷着进网吧的孩子,第一次就要被教育好。”和团结村大多数的爷爷奶奶一样,杨春霞和老伴担负着教育两个孙子的“重任”。儿子和儿媳在北京打工三年,12岁的大孙子和9岁的小孙子,一直被严格要求不能进网吧。
大孙子9岁时曾和同学进过苏攀林的网吧,被杨春霞发现后,美美打了一顿,回到家,又被爷爷狠狠地打了。从哪儿以后,大孙子再也没有进过网吧。
杨春霞知道,爷爷奶奶对孩子再好,也代替不了父母和孩子的感情,为此,她要求儿子和儿媳妇,“必须每周和孙子通电话。”
而15岁的凯凯,在第一次被发现上网吧时,也被爷爷打得半死。那时,爸爸在外打工,妈妈有了弟弟,只能来回地奔波在家与爸爸打工的工地之间。那时,家里没有电话,爸爸基本一年见一回,妈妈不仅对爷爷的爆脾气无能为力,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和凯凯沟通。在吕小燕的记忆里,凯凯从很小的时候,“就不再掉眼泪了”。
在吕小燕心中,凯凯仍然没有长大,这个15岁的男孩至今没有自己的房间,吕小燕也从来没有考虑过要让凯凯一个人住。家里的老屋刚刚拆掉,新翻修的院子还没有来得及打上水泥。新盖的主客厅,北侧是凯凯、弟弟和妈妈的卧房,一张大炕占据了房屋的一半,弟弟的玩具堆在炕沿边上,一些已经残缺不全。通常,生气的凯凯会愤怒地扔掉弟弟的玩具。
不上网又能干吗呢?
妈妈现在最幸福的事情是,偶尔,从网吧回来的凯凯会和弟弟挣着看电视,弟弟爱看动画片,凯凯不爱看,弟弟就把遥控板藏起来,凯凯找到时会摁着弟弟挠痒痒,这时,两个孩子就咯咯地笑起来。
从派出所回来的第二天,爸爸硬拉着凯凯去医院检查,他担心凯凯吸毒。医生说,凯凯没毒瘾,爸爸说,没毒瘾就好,网瘾总比毒瘾强。爸爸就又去打工了,新盖的房子,后院还需要钱拾掇。
爸爸走后,凯凯虽然不再去县里的网吧上网,却也离不开村口的网吧,他仍旧缠着妈妈要钱,但口气温和了很多。派出所的民警说,下次再发现拿着刀逼妈妈,就会抓他进看守所,凯凯就怕了。
通常妈妈会把钱控制在10块钱以内,这样他仍旧每天可以上2-3个小时网。不上网能干吗呢,除了捂着头睡觉,凯凯自己也不知道。 有统计显示,中国的留守少年儿童人数已达5800多万,其中4000多万年龄在14周岁以下。这一群体中普遍存在学业失教、生活失助、心理失衡、亲情失落、安全失保等问题。有人说,父母常年外出务工,对留守学生的影响大多是负面的,特别是家庭不完整造成教育和感情缺失,导致学习成绩不稳定,行为道德失范,心理畸形发展等。如不加以重视,整个社会都将为此付出代价。如今,被凯凯划破的衣柜,妈妈已用两块布缝补。下雨天,妈妈从网吧把凯凯叫回来时,热腾腾的荞面饸饹已经出锅,但凯凯不吃,却不知从哪儿拿出一袋方便面坐在炕上干嚼。
远在西安的爸爸以为凯凯已经不上网了,其实是妈妈怕丈夫担心,哄他的。
爸爸正在琢磨让凯凯来西安打工。这是团结村大多数辍学孩子的命运,问凯凯愿不愿意来,凯凯不说愿意也不说不愿意,妈妈只能在一旁叹息。这个善良的女人,希望儿子能够戒掉网瘾继续上学,但眼前,这个曾经活泼可爱的男孩,却难以给妈妈一句完整的答复。刘燕文/图 图片来源:华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