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台商二代接班:转型升级、接续经营
(聚焦海峡论坛)大陆台商二代接班:转型升级、接续经营
中新社厦门6月17日电 题:大陆台商二代接班:转型升级、接续经营
中新社记者 杨程晨
“就我在上海观察到的,确实不是所有的下一代都适合做生意,但现实情况是很多中小企业台商如果没有二代接班的压力,在行将退休之际就会考虑收摊回去了。”
1997年随家人从台湾到上海生活的史家怡,目前已接手家族企业上海根莱食品。在她看来,上世纪末开始在大陆创业的许多中小型台企负责人年届退休,结束事业回台湾或二代接班留守是他们面临的选择。
正在此间举行的第十一届海峡论坛上,数百位台商二代齐聚参加“2019全国台企联台商二代菁英大会师”交流活动。
两岸民间来往超过30年,台企从早期快速占据大陆市场以获得盈利,到如今大规模力求转型升级实现长期经营,求变成为企业发展必然。台商二代的去向对一些企业而言至关重要,该群体愈来愈受到两岸的关注。
在史家怡看来,台商二代和一般意义上选择西进发展的台青需求不同,一旦进入家族企业工作,将背负带领企业在大陆接续发展的责任,保持与上一代人的沟通尤为关键。
“台企在台湾可能只需要改变20%就能继续盈利,而在大陆可能全盘转型才能持续成长。”她认为,台资中小企业受成本因素限制,加之公司骨干以元老职员为主,对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接受度和主动求变的意愿不高。两代人不同理念的碰撞不可避免。
“亲人之间有时就是靠冲突在沟通。”史家怡笑称,让父辈接受自己对企业进行改造需要耐心,更需他们的信任。过去20多年许多企业已初具规模,如何帮助其在大陆经济社会接下来的变化中生存和发展,是年轻人们要长期思考的。
父辈同样在1997年“登陆”打拼,廖伯元最初在台湾金融行业工作数年,之后受召唤前往武汉接手婚纱摄影事业。
“父亲那一辈只要敢拼敢做就能有成就,而且他们坚信‘酒香不怕巷子深’。”廖伯元说,像婚纱摄影这样早年台湾被认为引领行业潮流的传统服务业,近年都遇到决策者跟不上时代变化导致事业萎缩的情形。
担任武汉台资企业协会副会长的他看到,相对固执的个性是台湾许多创业者所共有的问题。他举例,有人设计一款好产品,但在大陆推广时强烈抗拒“薄利多销”思路,到头来往往无法取得突破。
为了解和适应大陆市场,廖伯元一直以来都建议年轻人先实习、工作,再选择是否创业。在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湖北高校的台生组织负责人交流时,他欣喜发现,多数赴陆求学的年轻人有意愿留在大陆继续发展,这其中台商二代占据相当比例。
他谈到,有了第一代创业者打下基础,台商二代更要从基层做起、熟悉消费市场,并树立志向。
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新青年·新世代委员会主任委员陈燕木受访时表示,第一代台商中很多会把孩子送到欧美国家念书,甚至一些从小就在西方社会成长。这些年轻人长大后如果没有家庭和社会的引导,选择继续留在西方不足为奇。
他说,全国台企联青年工作委员会每年组织“特训营”,向台商二代们授课、组织活动,介绍大陆基本情况、传递中华传统文化等。目前委员会已举办八期“特训营”、多达400多位年轻人参与。
“年轻人应体谅上一代人望子女成才的初心;父辈亦要作出表率,时刻抱持谦逊向学的态度。”陈燕木提到,相对于改革开放早期企业具有丰富的发展要素,当下从商的年轻人遭遇挑战更多、竞争环境更为激烈。(完)
专题:第十一届海峡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