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趟台湾量贩店,随时补货的面包货架上,近来竟偶然会出现空无一物的突兀景况;其中,除了店家的供应调度能力,某种程度上,亦反映了近期小麦高不见顶趋势下的惜售心态;进一步拉大层面来看,小麦供给吃紧形势若持续恶化,九成以上仰赖进口的台湾,会否面临粮食问题呢?今日台湾《联合报》发表社论说,台当局没有心存侥幸的权利;对于粮食安全课题,台当局关注的目光已须从价格面转向数量面,要以最坏的打算,做最好的准备。
文章说,全球粮食价格去年已飞涨四成;稍事停歇后,今年二月起涨势再起,先是黄豆迭创新高,接着是小麦频频攀顶,玉米也同步走扬,大麦、燕麦是下一个目标,稻米也出现喊涨之声。大宗谷物价格涨势凌厉,除了国际热钱的藉题炒作,主要仍是在反映市场需求大于供给的基本形势。联合国粮农组织去年就已预警,全球正在走出粮食供应丰富期,进入短缺时期,当前全球粮食存量已降到廿五年来最低;跨国金融集团美林公司的报告并指称,小麦、稻米及玉米等谷物的全球库存只够满足六天的需求;世界经济论坛最新发布的二○○八年报告,更已将“粮食安全”行为影响未来年全球经济社会的四大风险之一。
为因应此一可能成真的风险,多个国家已积极采取对策。例如全球最大的小麦进口国埃及,已扩大运用政府补贴,平缓小麦激涨导致的物价上扬及民怨,并规划提高安全存量;人口全球第二的印度已经提高了粮食储备,马来西亚也准备这么做;部分国家如巴基斯坦则重启粮食配给制度,通过定量供应卡为家庭提供粮食补贴。谷物出口大国如俄罗斯、阿根廷已通过开征出口税,管制小麦出口;影响所及,国际采购转向,造成哈萨克出口激增,迫使该国本月起采取相同的管制,近来连美国也出现类似的呼声。此外,也是粮食输出主力的欧盟,已暂停为稳定农产价格而设计的休耕补助制度,鼓励粮食增产。
在台湾,相关部门也有了行动。其中,“立法院”已订本周完成机动调降大宗物资营业税的立法程序;“经济部”则已调降贸易服务费、检验费等,通过直接降低税费工本,平抑持续上涨的玉米、小麦及黄豆价格;此外,台湾“中央银行”调整汇率政策,放手让新台币升值,也有助于降低国际粮价飙涨的冲击。不过,这些努力多着重于价格面,主要目标在降低民生痛苦指数,防止在经济成长缓滞下的通货膨胀;然而,粮价上涨不只是物价问题,更涉及粮食安全,因而尚须表示数量面的供应稳定性问题。
社论说,从现有已知的信息中观察,台湾稻米的安全库存约三个月,自给率约九成,尚不足虑;但整体谷物的自给率不到五成,意谓小麦、玉米、黄豆等谷物的供应高度依赖进口,不只缺乏价格自主性,也有源不稳定的风险,因而业者呼吁台当局出面联合采购,期能稳定进口。
联合采购不啻是走自由化的回头路,也涉及公平性,台当局仍显踟蹰;但在非常时期,恐亦有其不得不然。但不论做与不做,其前提都是台当局对岛内大宗谷物的供需,应拥有充分掌握的能力;而当前看来,却非那么肯定。因此,尽管岛内粮食安全尚无立即性危机,但在现今国际粮价高涨、供需信息紊乱下,台当局仍有必要对岛内粮食的供应体系,从“进口”、库存到生产进行一次总盘点;这不只以透明的信息消除不当的预期心理,阻止惜售、囤积等行为,也可为今后的粮食政策行止定下准据,以免临危出乱。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