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黑科技”与“民间花样”齐登场 冰雪运动不“高冷”
(北京冬奥会)中国“黑科技”与“民间花样”齐登场 冰雪运动不“高冷”
中新社乌鲁木齐2月12日电 (胡嘉琛)冰壶比赛看似十分“高冷”,随着北京冬奥会的举行,“万物皆可冰壶比赛”日趋火热。
新疆女孩用手鼓挑战、教师用黄瓜和冰块制成冰壶比赛成为热搜。同样,金针菇般的旱雪毯,也在中国南方城市投用。充满智慧的“黑科技”及“民间花样”玩法的走红,反映出中国社会日益高涨的冰雪运动热情,也让冰雪运动更贴近民众,不再“高冷”。
较之夏季奥运会项目,冬季奥运会项目于大众而言,显得门槛高了不少。除了从头到脚所需的专业装备器材外,自然条件限制也是影响冰雪运动爱好者发展的因素,中国一度有“冰雪运动不出山海关”的说法。而随着一批“黑科技”面世,气候温暖的中国南部地区也可随时享受冰雪趣味。
在四川成都一处旱雪场内,“雪”呈一簇簇整齐排列的芽状,形似金针菇,是由特殊塑料制成。据悉,其触感、声音和滑行感受能达到90%的真雪模仿度。这种旱雪毯如今已出口到美国、日本、奥地利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并在中国南京、佛山等多个四季滑雪场投用。
另一项“黑科技”是中国高校科研团队研发出了新型材料——凝胶冰雪,并用它打造出了“永不融化”的冰。据悉,凝胶冰雪中90%以上的成分是水,它具有与自然冰雪几乎相同的视感和触感。常温状态下的凝胶冰雪是一种水凝胶材料,可弯卷、易携带。
将凝胶冰雪垫上一层冰板,加上制冷机组,它就成了不融化的冰。其原材料价格低廉,制备手段简单,无需昂贵的大型仪器,且使用过程中易于维护,成本相比人工造冰技术可大幅降低。
如果说“黑科技”能满足更多人对冰雪运动的需求,那么自制冰壶等“民间智慧”体现了中国民众对冰雪运动的热情。盆中倒满水,再吊上一根黄瓜,放在室外冰冻,自制“冰壶”成型后,新疆男子刘频与家人玩得不亦乐乎……
刘频是新疆兵团第五师高级中学的一名教师,北京冬奥会期间,他观看了中国队的冰壶比赛,并产生了自制冰壶的想法。“这个‘冰壶’的成本在3元(人民币,下同)左右,主要是买黄瓜的钱。”刘频接受采访时笑称,自己玩不过瘾,还要多做几个“冰壶”与朋友一起玩。
近日,在中国社交媒体上,来自内蒙古、福建等多地网友晒出自制冰壶视频,并形成网络热议话题,不少网友留下“金牌颁给你”“冰壶界天花板”等评论。“高冷”的冬奥会项目被玩出了各种“民间花样”。可见,中国民众对冰雪运动的热情愈发高涨。
公开数据显示,自2015年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以来,截至2021年10月,中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为3.46亿人,居民参与率达24.56%。中国提出到2025年,国内冰雪产业总规模将达1万亿元。(完)
- 专题:北京冬奥会
体育新闻精选:
- 2024年12月23日 08:06:39
- 2024年12月22日 19:04:25
- 2024年12月22日 13:13:45
- 2024年12月22日 12:59:36
- 2024年12月22日 10:20:10
- 2024年12月22日 10:19:48
- 2024年12月22日 08:46:54
- 2024年12月20日 10:12:28
- 2024年12月19日 15:17:08
- 2024年12月19日 10:5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