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能不能媲美昆汀?姜文离大师还远
很多人在看了《让子弹飞》之后,将姜文称为“中国电影的大师”,更说此片有昆汀作品的风范。几位业内人士都认为,这有点过誉了。
毕成功认为,昆汀出道之后也跟姜文一样,“玩”了很长时间,但到他拍《无耻的混蛋》的时候,“他是一下子明白,他终究还是要长大的”。昆汀的成长体现在他拍《无耻的混蛋》时放弃了技巧,使用了最传统的正剧手法。同样的,很多大导演都走过了类似的成长过程。“丹尼·博伊尔以前是拍《猜火车》的,后来拍正正经经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一下子成了大师,现在他拍的新片《127小时》说的就是一个人困在山上的故事,真的是扎扎实实讲故事。大卫·芬奇拍《搏击俱乐部》和《七宗罪》的时候还满足于给观众揭开最后悬念的那种快感,在《返老还童》的时候已经返璞归真。斯皮尔伯格以前拍《大白鲨》这样的作品,后来拍《辛德勒的名单》,再后来是《拯救大兵瑞恩》,终于成了商业和艺术结合的大师。科恩兄弟以前谁懂他们拍的是什么?现在拍《大地惊雷》同样一改往常的黑色风格,而是非常清楚地讲了一个故事,这片子下周铁定是北美票房冠军……其实这些牛导演都曾经‘玩’过,但他们想通‘好电影只要简单’的道理之后,征服主流就非常容易。”
毕成功认为,不依靠花哨的技巧,不先声夺人,勇敢地平铺直叙,这才是大师,而姜文至今还没有靠近这条“成为大师之路”。“打个比方,如果一个人15岁的时候拍出50岁的电影,这非常牛,但如果50岁却拍出了15岁的东西,那就非常遗憾了。”他形容,姜文拍《阳光灿烂的日子》好比“性启蒙”,《鬼子来了》是“性压抑”,《太阳照常升起》是“性解放”,而《让子弹飞》则是“性亢奋”。在毕成功看来,这是一种“彻底的堕落”。“他得赶紧从这种状态里走出来,不然他再继续这么亢奋下去,在电影里无意义地‘翻筋斗’,把他的讲故事能力沦为散播他个人情结的一种工具,那他这一身好功夫就要废了。”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郝建】
●“他(张牧之)为了报仇,为了所谓的打倒黄四郎,他可以把黄四郎的替身一刀砍掉,仿佛这样的小人物是可以为了弘扬正义被牺牲掉的。这在电影的叙事里面是不可以的,这是抛弃善恶判断,是当下很时髦但也很可怕的一种观念。”
●“《让子弹飞》最牛的地方是它凸显了当今的文化、大众心理和社会价值观很大的一个阴暗面,很负面,很可怕。”
四
中国电影缺什么?
一部“毛病不少”的电影却成了大众疯狂追捧的对象,在几位受访者看来,这说明中国的电影环境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而出现这种问题,从创作者到受众都必须负有责任。
一缺:善恶判断
粗鄙不应当成为一种美学
郝建认为,《让子弹飞》无意识地把握住了中国当下的无意识———即崇尚暴力,不管善恶。“在电影的语法和姜文的故事里面,张牧之是个正面英雄形象,但这个正面形象却是滥杀无辜的———他为了报仇,为了所谓的打倒黄四郎,他可以把黄四郎的替身一刀砍掉,仿佛这样的小人物是可以为了弘扬正义被牺牲掉的。这在电影的叙事里面是不可以的,这是抛弃善恶判断,是当下很时髦但也很可怕的一种观念。”从这点出发,郝建表示对《让子弹飞》竟然如此受追捧感到悲哀,“要打倒地主恶霸,就能借小人物的人头一用,观众竟然觉得没问题?”毕成功也认为,姜文电影中存在着一种“粗鄙”,而很多观众却把“粗鄙”也当成了一种美学,这是一种畸形现象。
二缺:人道精神
反映当今社会价值阴暗面
在郝建看来,“子弹”有点像当年张艺谋的《红高粱》,同样把当下时代的社会心理反映了出来。“有的人看到革命,有的人看到个性勃发,有的人看到自己喜欢的暴力。但是,它独独没有好莱坞电影里的那种人道主义精神,那种对人的尊重,那种对爱和善超乎一切的肯定,那种建立公民社会的现代思想资源,而是充斥着一种对超人的崇拜,流氓跪倒在权威人格脚下。”郝建认为,片子很对当下青年人的胃口,就是因为人道主义也是他们脑子里最缺乏的东西。“从这个角度而言,《让子弹飞》最牛的地方是它凸显了当今的文化、大众心理和社会价值观很大的一个阴暗面,很负面,很可怕”。
三缺:谦虚态度
姜文是“挺着把钱挣了”
几位受访者均认为,在“子弹狂潮”中,无论是创作者本身的自大,还是追捧者所具有的狂热,都反映了中国电影的一种畸形现象。毕成功说:“首映礼上,一堆观众对着姜文鞠躬,这非常病态。因为任何一个商业导演,既然你渴望得到票房,那至少你跟观众是平等的,比观众身段更低则是最正常的。而现在姜文已经不是‘站着挣钱’,他是‘挺着把钱挣了’。”媒体人抽屉也说:“其实一直有人在批评《让子弹飞》,但均被姜文粉丝讨伐。为什么不允许别人有其他意见呢?批评《让子弹飞》的这部分人并非都是‘羡慕嫉妒恨’之辈,有的人或许只是太清醒了。天才能否真正成为大师,最承受不起的就是捧杀之殇。”
【资深媒体人抽屉】
●“(《让子弹飞》的成功)只是相对于它的参照物而言。事实上,无论把《让子弹飞》放在世界上任何类型片中比较,它都是非顶级的,在意识形态上就有很多可探讨的地方。就像中国足球,一直臭不可闻,偶尔踢赢东南亚的四流球队,国人就已经‘内牛满面’了。”
【票房状况】
数字还能继续“飞”?
有望超越“大地震”
不管是专家还是观众对“子弹”有着怎样的判断,其对中国电影票房的客观贡献已不容任何人忽视。羊城晚报记者采访了中影南方电影新干线总经理助理邱晴,得知“子弹”目前票房已经超过5.3亿元,“过6亿元应该没问题,甚至可能超越《唐山大地震》,成为中国内地有史以来票房最强片”。
邱晴表示,整个元旦假期的票房,“子弹”最佳,至今上映半个多月,日票房仍然能超越之后上映的诸多新片,“至今没有明显下降的趋势,这点非常牛”。至于在1月国内外众多大片上映之后是否会受影响,邱晴表示,两部国外新片《纳尼亚传奇:黎明踏浪号》和《创·战纪》都是3D片,因此在影厅的使用上不会对“子弹”有很大影响。至于《新少林寺》能否打败“子弹”,邱晴表示一切都是“观众说了算,不管观众要求看什么,其他片都得让路”。
“子弹”的凶猛也再一次试探了中国电影市场的票房潜力。邱晴说:“在《阿凡达》之前,票房纪录并不是那么容易被打破的,但之后,不到半年就出现了《唐山大地震》的新纪录,如果这次《让子弹飞》再次破纪录,明年中国电影总票房150亿元就是可期待的了。”
参与互动(0) | 【编辑:李季】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