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娱乐新闻

香港乐评人:张学友曾媲美杰克逊 接班人难找(图)

2011年03月03日 16:50 来源:今日早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张学友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本周日,张学友“1/2世纪”演唱会就将在黄龙体育场揭开面纱,虽然已到“知天命”的年纪,但歌神的号召力却丝毫未显老态。短短半个月时间,票房就像蝗虫过境一样被“啃”得干干净净。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几天前在香港,新人罗豪华为了发自己的第一张唱片,竟然向银行借款200万港币。

  从来只有新人笑,有谁听到旧人哭。这句著名的歌词,套用到香港乐坛男歌手的当下语境,似乎一切都反了。曾几何时,香港男歌手这个“族群”,是天潢贵胄的代名词,也是乐坛当仁不让的风向标——谭张争霸、四大天王、Beyond、达明一派……他们代表着香港音乐最黄金的时代,也架构了一代人的成长记忆。

  但从上世纪90年代末至今,这条流水线的造血机能却一直处于衰败状态,市场混乱、新人萎顿、标杆人物匮乏……诸毒俱侵,最终造成了香港男歌手青黄不接的局面。在业内人士看来,20年内香港乐坛想再要捧出一个“张学友”,可能性微乎其微:“至于把更新换代理顺,则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香港乐评人雷斯雄告诉记者。

  厮杀变得越来越寡淡

  “新的那批男歌手不再你争我夺,反倒小心翼翼相互避让。”

  很多人肯定还记得这一幕,2008年的“十大中文金曲”颁奖礼上,当陈奕迅拿到第6座奖杯时,他小声嘟囔了一句:“够了,实在拿不下了。”加上此前的3个颁奖礼,陈奕迅当年就收获了22座奖杯,比他一年里开过的演唱会还要多。

  换作15年前,这种一人“大包大揽”拿奖的现象,简直匪夷所思。“那时候出色的男歌手太多了,只有竞争激烈,整个圈子才会更健康地发展。”香港著名音乐人伦永亮感叹道。

  时针回拨到1994年,同样是“十大中文金曲”颁奖礼,伦永亮记得很清楚,那一年,自己担任典礼的键盘手。当时,“四大天王”刚刚走红,这是4人的首次“同台博弈”。

  结果在所有人意料之中,10首金曲里,有8首是“四大天王”的,但竞争却很惨烈。伦永亮回忆道,张学友入选了3首,刘德华也有3首入选,而黎明和郭富城则各有一首。

  不过,最紧张的时刻还是宣布“最佳男歌手”,因为那是“十大中文金曲”首次设立这个奖项。“主持人打开信封的时候,所有人的心都跳到了嗓子眼。”伦永亮如此形容当时的气氛,结果夺魁的是张学友。当时,张学友也表现得很有风度,主动对着其他3位天王鞠躬表示感谢。

  在雷斯雄印象里,上世纪1990年到1996年那段时间,香港乐坛的主要奖项,至少会在六七个男歌手之间“你争我夺”,“哪会像现在的陈奕迅那样,一届就能拿几十个奖杯!”

  当时,张学友的东家是宝丽金,而滚石一直希望在香港唱片市场获取更多份额。为了对抗张学友,滚石先是签下了“老人”张国荣,然后再捆绑周华健、杜德伟两位新人,对张学友形成三英战吕布之势。1995年下半年,滚石同时推出张国荣的《宠爱》、周华健的《爱相随》以及杜德伟的新专辑,与张学友杀得难解难分,“许冠杰、谭咏麟他们之后,这应该是香港男歌手最辉煌的年代。”雷斯雄说。

  在雷斯雄看来,近几年的香港乐坛,“厮杀”的意味已经相当寡淡。“新的那批男歌手,不再是你争我夺,反倒小心翼翼相互避让。”像侧田、方大同这些新人发片时,都会尽量避开对方的档期,以试图获得更集中的宣传效应:“竞争弱了,整个乐坛的新陈代谢自然就慢了,青黄不接也就很正常了。”雷斯雄说。

  这样的标杆再也找不到了

  “香港还有哪个男歌手,能在世界范围内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刘以达是前香港著名组合“达明一派”的成员,在他看来,缺乏达到一定高度的标杆性人物,也是近10年香港乐坛男歌手“接班混乱”的原因之一。

  上世纪80年代有谭咏麟,上世纪90年代有张学友,“这种级别的偶像,他的影响力是特殊的。”刘以达说,张学友至今开巡演还是一票难求,谭校长也准备在今年下半年开唱,“他们的生命力,长得让你惊讶。”而进入千禧年后,这样的标杆再也找不到了,“陈奕迅算是很厉害的角色了,但绝对还没到这个高度。”雷斯雄说。

  以张学友为例,他发迹的时候,香港乐坛在谭咏麟,张国荣等人的开拓下,已经逐渐步入成熟。1993年发行《吻别》,当年亚洲销量第一,世界销量第二,“这是个空前绝后的纪录,当时我们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刘以达说。

  1995年,张学友获得了世界华人销量最高奖,1996年则获评世界十大最受关注歌星,也成了第一个获得格莱美音乐大奖提名的华人歌手。同年,张学友还被评为世界十大杰出青年,作为一个流行乐手,这样的礼遇也是绝无仅有的。

  雷斯雄告诉记者,毫不夸张地说,那时候的张学友,是唯一能和迈克杰克逊平起平坐的流行乐天王:“听上去可能有点夸张,但事实就是如此,《吻别》那年的销量,就比杰克逊少了几万张。”也难怪在蒙蒂卡罗的世界流行乐大典上,杰克逊要向张学友伸出大拇指。

  “张学友之后,香港还有哪个男歌手,能在世界范围内有这么大的影响力?”雷斯雄说,包括陈奕迅、方大同等后辈在内,都看不出有这样的潜力,“业内标杆的高度一旦降低了,对新人的刺激也会相对减弱,难免造成后继者参差不齐的现象。”

  香港70%词曲作者已转行

  “大牌歌手找林夕都排到第二年了,谁来理这些刚出道的新人。”

  造成香港男歌手青黄不接,问题到底出在了哪些环节上?

  首先是唱片业的日渐式微,让许多潜力股等不到“涨停”,就直接流失了。和陈奕迅一起出道的那拨人中,谢霆锋和郑中基本来都是很好的苗子,但随着盗版猖獗,唱片卖不动,两人逐渐对唱歌失去了信心,先后转投影视剧拍摄。

  前些年,古巨基也一度被看作有“天王相”,但唱片多次被疯狂盗版,也让基仔心灰意冷,除了间歇办一些演唱会,唱片已经许久未发。

  其次,幕后推手的流失,也让新人的突破更加艰难。著名词评人黄志华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初,一线词人每写一首词,至少能拿到8000元港币左右的报酬:“就算不太出名的,也能拿到3000元港币。”但最近几年,香港词曲作者每写一首作品,拿到的钱还不够吃两三天的饭。

  雷斯雄告诉记者,过去8年里,香港至少有70%的词曲作者都已转行,只剩下林夕、黄伟文这些“老骨头”依然在坚守:“但他们显然已过了巅峰期,产量跟10年前已不可同日而语。”

  没人写,没好歌;没好歌,人难红。一大批心急火燎想出头的年轻男歌手,就“溺死”在这样的循环悲剧里。雷斯雄说,英皇曾捧过一个男生,外型和声线都属于顶级,但四处求不到好歌,结果就自生自灭了:“大牌歌手找林夕都排到第二年了,谁来理这些刚出道的新人。”所以,方大同、侧田这些人能冒出来,还多亏了自身有创作的本领。

  还有一点,如今香港的唱片公司,对男歌手包装的模式已太过老化,除了机械地上通告,就是去各个颁奖礼“做工作”,以求能多捧几个奖杯回来。“这点台湾就做得很好,比如周杰伦,他每发一张唱片前,公司都会进行一系列细致地调研,包括受众群体的变化、歌迷数量的增减、地域反应的差异等等。只有按图索骥地去做,新人才能规律地成长。”雷斯雄说。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罗攀】
    ----- 文娱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