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评:好声音能否是选秀节目的“唯一标准”?
近日,被网友称为“激动得难以入睡”的大型真人秀节目《中国好声音》被爆选手造假:节目中,选手所透露的父亲去世、家庭贫困、外出打工挣钱养家谋生等让评委和观众感动落泪的感人经历,都是伪造。他们在利用假身世大打“感情牌”,获得评委高票得分,得到观众支持,迅速成为人气选手。
面对质疑,《中国好声音》的宣传总监陆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好声音》节目组想找的只是一个“好声音”。这样的回应,显然不足以打消观众的疑虑,因为人们很容易就会形成这样的印象:他们只听声音不看人品。就此来看,节目组昨日发出的正式澄清公告可谓恰逢其时。这份公告对三位被质疑选手的身份做了详细的说明,完全否认了此前媒体的质疑。该声明说细节,有态度,“以正视听”,既回应了质疑,又对人气选手起到了二次传播作用,对节目组和选手来说,可谓双赢。
但是,有一个问题该声明并未直接面对:假如真的存在编造身世这样的情况,而选手又恰恰声音很好,他们该如何选择?这绝不是吹毛求疵,因为声明再次强调“节目唯一的评价标准是声音和演唱实力”,这一个“唯一”,就给其他方面的瑕疵留下了口子。而事实是,这个“唯一”还未必能够坚持住。其宣传总监陆伟接受采访时就承认,选手的故事本身是节目效果所需要的。“我们的意图是,在大家选好声音的同时,也要展示来参赛的选手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他们是活生生的,有着自己的经历的。”
从很多草根明星的经历看,身世有时会成为一个人成名的有力抓手。双目失明的杨光、农民工出身的旭日阳刚、农民身份的朱之文,让很多企图跻身舞台的普通人看到,原来除了声音外,身世牌也可以获得高票高分。
既然假学历、假身份可以有,假身世又有何难?这样的事例其他领域能存在,对演艺界的怀疑也就不会是无事生非。人无信不立,对普通人是这样,对于想追求梦想的人来说,就更是如此。因此,当有网友留言“身份造假又如何,我们欣赏的是好声音”,让我们莫名惊诧:当你发现一个好声音背后满嘴谎言时,你是否还感觉到那么动听?
所以,我们真的不希望有人会从身世上造假,因为,是面具总有揭下来的一刻;我们也希望节目组不要固执于“唯一的标准就是好声音”,要知道,好声音还得有真实,才能承载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