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丙燕:希望别人因为作品认识我 而不是八卦
如果只有五个人认识我
希望是因为我的作品
而不是我的八卦
本报记者专访颜丙燕
记者:你是先看的小说还是先看到的剧本?
颜丙燕:看到剧本之前听人说过小说。宣传《重来》的时候,王超导演在飞机上跟我聊过,说特别遗憾这个小说已经被人买走了,如果他拍,女主角肯定找我来演,还简单给我讲了一下故事。后来王超导演看到我发微博,给我打电话说:你真的去演了?!
记者:那就是你和这个角色有缘。
颜丙燕:我很喜欢这个角色,她不完美,可是面对生活的态度让人觉得特别棒。是个接地气、朴实但又超常规的角色。
记者:电影是用武汉话拍的,此前你做了什么准备吗?
颜丙燕:武汉话是现场人家说一句,我说一句,鹦鹉学舌的基础上再加一点自己对角色的理解。最挫败的是,我每个字都按照武汉话的发音来说,然后把那句话拿给真正的武汉人说一遍,还是根本不一样。后来导演说,如果因此影响到表演就得不偿失了,他让我顾戏,不要顾词。武汉观众能听出我不地道,其他地方的观众可能还是觉得我说的是武汉话。我跟导演说,要不单配一个普通话版在武汉放?
记者:听说你有时候碰到喜欢的电影,可以不计报酬?
颜丙燕:中国的文艺片本身投资就低,更不愿意拿钱出来宣传,于是观众不愿意看,票房就更少,投资人就更不愿意投钱。这样的片子,投资一共也就几百万,但只要剧本是我喜欢的,我就说有多少给多少,没有就算了。人家愿意做这样的片子也是真喜欢,喜欢的人凑一堆用热情倾其所有地投入,我觉得很快乐。
记者:那你的经纪公司会有意见呀。
颜丙燕:所以我签的我闺密的公司。我这个人不炒作、不参加商业活动、除了拍戏不参加其他的事,对很多公司来说没有商业价值。但是我希望如果只有5个人认识我,那也是因为看过我的作品,而不是因为其他乱七八糟的事。
记者:很少有女演员会这样,大家都希望曝光率高啊。
颜丙燕:演员是很单纯的劳动者,明星是另一个概念,要一定的社会效应、要曝光、要起引领作用,我觉得我没那个潜质。我的选择就是活到老演到老,就算到80岁,有导演说有个姓颜的老太太,很适合这个角色,我就浑身毛孔张开地去演。
记者:你选择剧本的标准是什么? 颜丙燕:我希望尝试不同性格的角色,朋友们老批评我,说我老不愿意在一种角色上站住脚,观众记不住。但我觉得挺好的,演员的职业特点就是体会不同的人生啊。
记者:大家对你这次在《万箭穿心》中的表演评价很高,你怎么看?
颜丙燕:那是因为故事本身很好看,小说写得好,我自己被触动了。刚入行的时候,我去一个剧组送资料,正好赶上两个女演员演戏。其中一个满脸是泪,动作表情也很大、很有张力,我心想演得真好。另一个一句台词都没有,没有任何表情,但是眼泪一直在眼睛里抖。只是一个眼神我的心就碎了,狠狠被刺到了。那一刻我开窍了:只要心里有,观众是能感受到的。
根据著名作家方方同名小说改变的电影《万箭穿心》即将于16日上映,该片被称作“一个女人的史诗”,颜丙燕饰演的妻子、媳妇、母亲跨越十年,几乎独立撑起了全片,以剽悍的演技刻画了一个活得艰辛但却坚强善良的底层武汉女性,她的表演获得了评论界的一致称赞:“她不是女明星,直接奔艺术家去了!” 《万箭穿心》的总制片人董文洁把颜丙燕称作“中国文艺片的救命稻草”,“她遇到喜欢的片子可以不计报酬。”确实,庄宇新的《爱情的牙齿》、尹力川的《牛郎织女》、王超的《重来》、张扬的《飞越老人院》……从这些电影能看出颜丙燕的选择。正如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曾经说过的:一页书的价值只存在于它被翻到的时候。颜丙燕说:“如果只有五个人认识我,我希望也是因为他们看过我的作品,而不是其他乱七八糟的事情。”
文 记者何娅
“片酬有多少给多少,没有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