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johnnytowncar.com.cn  


世界第一高楼将落户北京?

文/马哲非

■ 1985年,深圳国贸大厦,150多米;■1990年,北京京广中心,200多米;■1996年,深圳地王大厦,383.95米;■1998年,上海金茂大厦,420.5米;■2001年,正在策划、规划或建设中──望京大厦,300多米;■北京国贸三期,330米;环球金融中心,466米;■世贸中心,510米;亦庄「世界第一高楼」,520米……

 世界第一

  关于中国摩天楼的演绎,终于达到极致。

  5月12日,中央电视台报导:在北京国际周的首批签约活动中,一项在北京建摩天大厦的协议格外引人注目。这座世界第一高楼将建在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520米,120层,成为首都的标志性建筑。该楼几乎与海拔557米的北京香山等高。这使得另外几栋试图成为「北京标志性建筑」的摩天楼黯然失色。比如:规划于北京卫星城望京新城的望京大厦,300多米;规划于奥运村中的世贸中心,510米。

  记者向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询问事情进展,开发区负责人婉拒,只是由工作人员转达,事情正在运作,尚不便对外透露。但一位工作人员语气难掩兴奋:当然是真的,协议都签了,这将是一栋包括办公、娱乐的综合体建筑。与处在策划阶段的「世界第一高楼」相比,位于北京CBD的国贸三期走得更踏实。他们已经将规划要点报到了政府部门。一位工程部人士说:「我们的想法就是330米。如果三期建成,我们的规模就会超过美国纽约的世贸中心,在全世界的贸易中心中排第一位。」

  一向纠缠于旧城拆保之争的北京城似乎又找到了新方向:往高里盖。但在「世界第一高楼」真正出现之前,北京还要眼看着上海再辉煌一次。与「中华第一高楼」金茂大厦毗邻之处,环球金融中心已经在开挖地基。最初的方案中,它的高度是466米。

  这已经超出了今天的世界第一高楼,450米的吉隆坡石油大厦。

  从中国的摩天楼出现之日起,就接力般向世界最高挺进。1985年,150多米高的深圳国贸大厦以「三天一层」的深圳速度首开大陆超高层建筑先河。

  1990年,北京京广中心突破200米。1996年,深圳地王大厦以「九天四层楼」的新深圳速度将记录拔高到383.95米。仅过了两年,上海金茂大厦就以420.5米的高度排名世界第三。

  中国建筑战绩辉煌。在世界排名前10的摩天大楼中,中国(包括香港、台湾)有其四。如果考虑到位列11的深圳地王和第12名的广州中信,世界最高的一打建筑,中国占一半。

  上海金茂建造时曾经犹豫:是不是再花100万,在顶上加个塔,夺个世界第一?决策者最终放弃了这一想法,理由是:第一永远是相对的。   但是,中国建筑还是没能忍住向「世界第一高」的冲刺。

  林贤光,建设部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专家,对这一消息表示无奈。

  高级麻烦

  如果从节约土地这一点来考虑,即将出现于亦庄的「世界第一高楼」有些匪夷所思。亦庄是按照高新技术开发区来规划的,目前分布着30米以下的厂房以及建设之中的居住区。

  「摩天楼往往出现在高密度的商业区,寸土寸金。往上拔是为了更经济地利用土地。你盖在亦庄有这个必要吗?亦庄不缺地呀,奥运村也不缺地呀。」

  「而且并不是在同样占地的基础上我就能多盖房子多装人。500米,相当于把一条大街竖起来,会带来多少问题?有些问题是很难解决的。」

  2000年8月28-29日,林贤光曾在上海主持了国际超高层建筑经营管理研讨会。排名世界前五名的摩天大楼有关人士参加。会上,楼主们最关心的就是超高层建筑的消防、突发事件应对以及智能化管理。

  会议之前的新闻发布会上,上海金茂的一位负责人对记者坦言「三座大山」:第一,担心消防安全。目前还没有人对金茂里面的14000个阀门了如指掌。第二,贷款压力相当大。金茂总投资50亿,其中贷款24亿,而每天日常的管理维护费用:100万人民币。第三,担心出现突发事件。金茂并非没收到过恐吓电话。   从技术角度,林贤光最担心的是消防和突发事件。「超过300米的超高层建筑,可能容纳数万人,若发生事故,人员疏散极其困难。」1993年,在纽约世贸中心爆炸事件中,近1万人花了9小时才将楼内办公的10万人营救出来。

  发生在高层建筑的火灾总是令人心悸和无奈。「超高层建筑比其他民用建筑潜伏着更多的火灾危险性,而且一旦发生火灾,扑救极其困难。」林说。似乎为了验证他的担心,几乎与「世界第一高」的消息同时,5月12日,台湾汐止科技园一栋26层写字楼发生火灾,狂烧43小时,损失6.7亿新台币。

  即使没有灾难性事件,摩天大楼综合症也在蔓延。这也是摩天大楼聚讼纷纭的重要原因。

  低层建筑中一些不成为问题的事情也将被放大,比如擦玻璃。金茂大厦两架擦窗机,一天到晚不停地擦,擦完一遍也要一年。

  林最后提醒的是经济问题:这是很现实的问题,投资太大。金茂的建造投资差不多是2万元一平方米。而建造投资和管理投资相比,如果摩天大楼的使用寿命以65年计,大体是1:3。建筑界有人士认为,高度超过300米,在庞大的维护管理费用面前,摩天大楼已经失去了节约用地的经济意义。

  「技术上可以达到,但是也要考虑是不是有这个必要性。豁出去一咬牙也就盖上去了。但是你打算让它站多少年?你能不能把它经营好管理好?」林说:「我总觉得这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我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如果为了达到某一个目的,「*」,非要竖这么一个东西不可,这种情况很难用技术说服。我用这个也说服不了别人。」

  造房情结

  美国SOM事务所,金茂大厦的设计者。其著名结构工程师法兹勒.康说过:今天造190层的建筑已经没有任何实际困难。要不要盖摩天楼或在城市里如何处理摩天楼,那并不是工程问题,而只是个社会问题。

  以菲力普.约翰逊为首的一大批建筑师拒绝在美国建造摩天大楼之时,摩天大楼的阵地转移到了环太平洋西岸的发展中国家,世界著名的建筑商已经一个不剩地进入了中国市场。

 

  清华大学教授、建筑评论家陈志华认为,城市建设总能看出小农心态的影子。从浙江一直蔓延到福建沿海的农民豪宅给陈志华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些房子不但规模惊人,装修也都是歌舞厅式的,一层一层的吊顶挂着五颜六色的串珠灯,还有的缓缓旋转如同夜总会。

  「那种贴了瓷砖的四层楼五层楼的房子成灾。仔细一看,空的呀。一家四口住五层楼,楼上一有风吹草动就紧张得要命。一家人不止一栋,两栋的都有了。广东梅县一位儿子孝敬母亲,在村里给她造了一栋三层楼房给她养老。每层六室一大厅。她老人家一个人孤零零地住着,活像广寒宫里的老嫦娥。」

  决策之惑

  摩天楼在中国城市的蔓延似乎无法阻止。上海金茂尚未落成时,《建筑师》杂志主编王明贤就曾撰文《疯狂的摩天楼》希望引起注意。「没用。我想摩天大楼还是会在北京上海深圳大发展一通,接下来就是在一些第二类的城市发展。也许20年之后,大家都发现问题非常多的时候才能停下来,那时候可能已经来不及了。」

  一些摩天大楼的建造者也许希望借此显示自己的现代意识与经济实力。但是在专业人士看来,这显然是跟错了潮流。「如果中国真的出现了世界第一高,只能标志着中国对21世纪的建筑发展还缺乏了解。」王明贤说。

  「像这种耗费能源的摩天大楼完全可以宣布它们下课了。摩天楼是工业社会的产物,代表20世纪建筑成就。后工业社会的建筑强调绿色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而且网络的出现已经完全改变了世界。没有必要聚集人群,大公司完全可能在郊区低矮的建筑里办公指挥全球,从研究趋势已经可以看出:建筑学在21世纪马上就要转向了。」

  但是专业的意见有时显得软弱无力。中国的城市建设的一般模式是:领导出国考察,接受巴黎景观大道和曼哈顿高楼林立带来的强烈的视觉冲击,回家说:咱们也来一个吧。很少有人想到:这也许是几十年前规划思潮的产物,早已落后于时代。   摘自《南方周末》2001.5.24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