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板戏重现江湖
近来,京城舞台掀起重演红色经典的热浪。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国互动委员会将以《铁血长歌》为总题目,将《红灯记》、《沙家(左水右兵)》、《智取威虎山》等八部样板戏重新演绎,改编为八部大型电视连续剧,一代观众早已烂熟于心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表达方式将按照当今观众的审美趣味和习惯做生活化、故事化改造。
究竟样板戏能不能改编成划时代的影视剧?八部革命样板戏在新世纪的市场前景如何?重拍的电视剧有何现实意义?这是焦点,观点不同的人士聚在一起,自会对撞出一轮交锋激烈的大戏。
为了忘却的记忆
文.向隽
红色经典的改编引起了演艺界行家的密切关注,单看对此事关注的人物就足以感受到这将是今年演艺圈的「华山论剑」。京剧界惊动了四位风云人物:《红灯记》中李铁梅的扮演者刘长瑜,柯湘的扮演者杨春霞,李玉和的扮演看钱浩梁,雷刚的扮演者马永安。戏剧家中有中国昆曲剧院领导、戏剧家王保中,中国戏剧教育家罗锦鳞教授,中国实验话剧院前任院长、著名编导刘树刚。编剧中的重量级高手是《三国演义》剧作者李一波、《宰相刘罗锅》的剧作者张锐、《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剧作者于永和、《拉萨往事》的剧作者黄志龙。
众所周知,八部样板戏以前几乎都拍过故事片电影版,而且都是经典。京剧电影《红灯记》改编自黑白故事片《自有后来人》;京剧电影《智取威虎山》之前拍过王润身主演的故事片《林海雪原》;京剧电影《奇袭白虎团》的故事在故事片《打击侵略者》中均已展示。《铁血长歌》电视剧要讲一个吸引人的故事,要还原生活,不能「高大全」。真实可信的英雄,当今孩子们是需要的。拍互动电视剧的大胆创意,符合这个时代的观念,思想灵魂的教化万万不可忽视。现在的年轻人关心的是现实利益,因此我们就要用真实生动的艺术去感化他们。重拍电视剧不是塑英雄而是教化人,我们是要告诉青年一代一个历史,那种为争取民族解放而赴汤蹈火的可歌可泣的英雄历史。忘记过去就是背叛。
一个三流作品改成一个一流作品是可能的,一个二流作品改成一个一流作品也不难,可是拿一流作品,甚至是拿经典作品来改编,可以说是一个风险很大的事儿。八个样板戏继承和总结了我们民族的优秀的传统。哪怕再困难,也值得我们去做。如果不去发掘,也许会成为永远的遗憾。如果我们现在要做一件事情,特别是做一件能从心底里激动起来的事情,那就一定能做成。
编创《铁血长河》,它的意义就是在今天的年轻人中间呼唤英雄。如果能把它拿来做为我们今天的一种力量,难道不是件好事吗?把八部样板戏改成电视剧,这个点是冷门中的一个热门。
过去的样板戏是十年磨一戏,现在的电视剧粗制滥造现象甚为严重。不管怎样重拍,都要考虑到以下几点。
一、不管是样板戏还是电视剧,有没有好看的情节、好看的人物最重要,这才是老百姓最关心的。改编样板戏有许多先决的条件,就是人们对这个题材本身非常熟悉非常关注,关键看编剧下功夫下得多少。我们要把人物还原到生活中,把其中的情节变得生活化,这样就会发掘出许多新的东西。
二、京剧的情境是虚拟的,可以夸张;电视剧是实在的,要想办法解决这个矛盾。剧情一定得有创造性。
三、不要掉在京剧圈里,要用电视剧的手法来表现。如何让观众看后感觉到既是《杜鹃山》,又不是原来的《杜鹃山》,这才是难度。这种尝试也是全新的。
为重拍《铁血长歌》做的10万份调查问卷中,60%的被调查者回答,我们需要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77%的人对八部样板戏做成八部电视剧表示感兴趣;98%的回答喜欢选择多角度的剧情走向。在问卷的背后,许多年轻人提到,我们需要真实可信、可亲的英雄人物,只要让我们相信他,我们就会喜欢他。
所以我们要拍就要对得起自己,对得起观众。让观众从完善剧本开始就参与创作,让观众的选择来决定导演和演员。争取拍摄出样式新颖、风格鲜活、品位高雅、艺术精湛的《铁血长歌》。
红经典,可否再火神州
文.何心天
是通灵宝玉,还是救命稻草
近年,被冠以红色经典的样板戏在京城频频重现江湖。本以为像流感一样的红色情结会随世纪末的怀旧烟消云散;或深植于历史之中,为后世的史学家「华山论剑」时留下一个噱头。不曾想,随新世纪阳光的到来它竟然有了燎原之势。以至于前不久《红色娘子军》最终忍不住独守空房的寂寞而红杏出墙。
如果说前两年红色经典的演出还只是在怀旧的大旗下,为票房而进行的一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军阀混战」;那么,这场红色风暴则是「以革命的名义」为理想而进行的「正义之战」。这部戏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国电视互动委员会联手推出,以《铁血长城》为总题目,将《红灯记》、《沙家(左水右兵)》、《智取威虎山》等八部样板戏重新演绎,改变为八部大型电视连续剧。由此不难看出这将又是一桌出师有名的「满汉全席」。只是不知是否可口。不过仅是挖掘「精品」就已经令人肃然起敬了。更何况还要以「革命的名义」重建「信仰」,播撒「英雄主义」,记住「历史」呢?
|
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京剧团重新上演现代京剧《杜鹃山》。 |
这几年,改编革命题材的电视剧,在观众中引起广泛好评与反响的只有一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意味深长的是仅此这一部还是「舶来品」。那么是什么使国产革命题材的改编电视剧屡屡失利,身陷重围?是原作的片面性与时代局限性。如《青春之歌》,在这部作品中并不乏英雄主义、革命信仰及人生理想;但是它缺乏的是支撑这些东西的人文思想和情感底蕴。于是,这种先天不足再加上后天的营养不良,使同名电视剧不仅失去了原著有限的光辉,更是把原著的苍白昭然于银荧之上。改编后的电视剧不仅不是精品,简直就是一盘「臭餐」。其实这种情况同样存在于红色经典之中,而且有过之无不及。现在又有人要对红色经典操刀,这就不得不令人担心红色经典最终难逃「臭餐」的命运。不过,它可以依靠承载「社会教化」拯救「信仰危机」这面义旗。只是不知。他是否真的有如此「神功」?他是否真的是一块「通灵宝玉」?
无知者无畏
红色经典产生于「文革」时期,这是使它们不可避免地受到当时政治理念的左右,尽管它们都是舞台剧的典范之作,而且凝聚了许多文艺工作者的心血与智慧,但是依然具有洗刷不净的狭隘与局限性。且不说剧中主要正面人物都是清一色的「高大全」,仅原著就明显地带有「两个凡是」的历史烙印。以这样的政治理念塑造的英雄人物,只有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政治气候、文化氛围中才会有光辉,才会真实可信。从《海港》中的高志扬便可见一斑。试想今天的观众有谁会爱上一个满脑子「阶级斗争」还「不回家的人」。因此,这些英雄人物一旦走出那个培育他们茁壮成长的历史时空。就会暴露他们的「先天不足」,「体弱多病」,随之便会「香消玉殒」,最终成为一种政治理念的化身、一个还没有风化的时代的写照、一群会喘气的历史古迹。也正因为如此,当他们再次走上舞台时可能会有骄人的票房佳绩,因为,没有人会错过观看一群会喘气的历史古迹在舞台上蹦蹦跳跳;可是,要把他们搬上荧屏那就是另一番风月了。
此外,红色经典中的英雄人物作为流动的舞台符号,他们所传达的是舞台真实。这些人(物)只有在舞台上,在音乐里,在灯光下,在布景造型的环抱中,面对坐在特定历史平台上的观众时,他们才会在变幻的舞台时空中真实起来。但是,这种真实在那个曾给它依托的「历史老人」一去不返以后,变得脆弱而且千疮百孔,原作看似坚强的框架也坍塌了。故事中的英雄人物,也由虚拟转变成一种「真实」,一种无法再真实的历史的视觉意象。看到他们便看到那个既令人心潮澎湃又诚惶诚恐的「往昔岁月」。他们成了那个时代风貌、思维模式的现代代言人。而另一方面,作为艺术形象,他们也深深地扎根于观众心目之中,成为一种认知历史的艺术概念。毕竟,他们是那个缺衣少食、空头支票满天飞的时代,留给今天惟一不谈虎色变的「纪念品」。这大概也正是今天还把他们作为晚会花边的原因吧。
红色经典的这种现实地位是历史铸造的。现在有「革命者」要「将革命进行到底」,使它走上荧屏,帮助它找回昔日的辉煌。这肯定会进入一种尴尬的境地。如果按照当今观众的审美趣味和习惯做故事化改造,出炉的将不再是红色经典,就算是也只是挂羊头卖狗肉,而照搬原作则根本不可能。
摘自《文化月刊》20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