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动作语言倾诉心灵
──记著名青年舞蹈家沈培艺
文.曾有情
沈培艺作为中国当今舞坛寥寥无几的耀眼人物,可谓饱领风光。有许多公众的评价可以为她定位:《人民日报》称她有「一流的表演才华」;《光明日报》评她有「卓然不凡的艺术功力」;香港《文汇报》辟专版赞她是「中国古典舞蹈的杰出代表」;香港著名妇女刊物《清秀》杂志、新加坡《新明日报》、《联合晚报》誉她是「中国学院派舞蹈权威代表」、「体现了中国舞蹈家的最高水平和中国当今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水平」;许多外国舞蹈同行称她是「用心灵塑造人物的世界第一流的舞蹈家」……
这位丽人用她优美的舞姿在舞台上划下了一条闪光的艺术轨迹。
迟到的军人梦
沈培艺出生于广州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她的童年不幸多于幸运。她家住在被市民称为「贵族区」的广州市西关,有两栋私有宅楼,令人□慕的「西关小姐」也品尝过短暂的幸福,但好日子如同美梦的凋谢。在她3岁的那年,「文革」巨浪猛地拍打她的家门,灾难突然降临,她的家被抄,被封,被红卫兵强行霸占。母亲抱着瑟瑟发抖的小培艺,在自家楼前的屋檐下站了3天3夜,任梅雨季节的阴冷撩拨母女的发丝和心境,泪水伴着雨水长流。一张封条剥夺了母女回家的权利。
沈培艺不足4岁,母亲被下放农村,她只好寄养外婆家。外婆住在武汉歌舞剧院,这个环境造化了沈培艺艺术家的雏形。她的表演天才已开始尽情流露,演员们练功和排练,她趴在窗户上悄悄地看细细地学。剧院上演过数百场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她场场必看,已「偷」来了几般舞艺,剧院上演的剧目,她都能把每个角色从头跳到尾,外婆用罐头盒给她做了一个红灯,小「铁梅」便维妙维肖,出神入化起来。后来,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到武汉招演员,培艺应试;3000多名考生层层过滤后,只剩下10多名,培艺却位居众首,团里的领导说录取不会有大问题,她便在兴奋与焦急中一天天等待。她终于盼来了通知,但不是录取。通知说她功底好,本已录取,只因家庭原因,政审未通过,不甚惋惜云云。这是培艺艺术生涯中的第一次沉重打击。1978年,在一种和煦的政治氛围里,培艺迎来了自己艺术启蒙期的大转折,北京舞蹈学院招生,她以优异成绩终于榜上有名。
在沈培艺的经历中,充满了阴差阳错和戏剧色彩。17年前,现任总政歌舞团团长的孙加保去武汉出差,得知武汉歌舞剧院大院里有一个小女孩,柳琴弹得好,舞跳得更绝,人称「小柳琴」。孙先生准备带她回团当舞蹈演员,就因晚了半拍,她已上了舞蹈学院。沈培艺又失去了一次穿军装的机会。孙先生也感叹与她失之交臂,后来就渐渐地把她忘了。直到她崭露头角后,细一了解,才知她就是当年的「小柳琴」。1989年已功成名就的沈培艺调入总政歌舞团,成了孙加保麾下的一名「年轻有为的舞蹈表演艺术家」(孙加保语),既遂了孙加保多年前的心愿,又圆了沈培艺的军人梦。这个梦的实现她已追寻了整整12个年头。
不大听话的好学生
至今,舞蹈学院的老师提起学生时代的沈培艺,还亲切地说她是「讨人喜欢的不大听话的好学生」。她天资聪慧,悟性极高,勤奋好学,不仅专业课在同学中名列前茅,文化课也遥遥领先,次次考试,从容上阵,总是高分。老师教她什么她懂什么,但在管理上老师说什么,她却不一定听什么。她有她的理由,有些课她已心领神会,没有必要再去熬时间,而有些音乐会、话剧、歌舞剧、画展、书籍等等对她又太有吸引力。当这些与学院的管理发生冲突时,她会「毅然决然」地选择后者。
沈培艺有她自己的学习窍门。老师教动作时,第一遍她绝不去「做」,而是在一旁仔细地观察,第二遍她是用「心」去揣摩,第三遍才跟着比划。最后恰恰是她做得最准确,更有韵味。后来,她功成名就之后,对此总结为「最大限度地发掘舞蹈的内涵,寻觅作品的精微」。
因早先家庭命运的打击,以及对爱意的渴望,对信任的寻求,对前途的忧虑,使沈培艺从小就变得苦闷和自卑。好多女孩子的情调和爱好在她身上「先天不足」。她不爱花不爱吃零食,她害怕人群,害怕热闹,不爱哭,不爱笑不爱说话不爱合群,喜欢低头行步,埋头读书。她读了许多的名著,扎实地丰富了她对艺术的理解和创意。如今,她浓浓的书卷气颇受人称道,写过诗歌、小说、散文和论文,行文如流水,思想敏锐而深刻。少时因自卑而致学,也为她铸成大器奠定了基础。
沈培艺身段修长,苗条似柳,但从不节食,而且除了舞蹈之外最大的爱好就是吃,蛋糕、涮羊肉、烧烤等等兴趣盎然。这对于别的舞蹈演员是有食心没食胆的。她的窍门是把吃进去的致胖物质用独特的练功方式消化掉,既过了馋瘾,又身材窈窕如初。她摸索出了一套别人无法解「密」的「沈氏意识练功法」。
从《新婚别》走向辉煌
沈培艺从北京舞蹈学院中专部民族舞专业毕业再转入该院大专部中国舞表演专业继续深造,毕业后,留任该院青年舞蹈团舞蹈演员。经过8年的精心打磨。她已具备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出色的表演技艺,对中国古典舞蹈和民间舞蹈十分精通,对准确地塑造人物的鲜明形象,赋予角色的深刻内涵已颇有研究。1985年,全国第二届艺术院校「桃李杯」舞蹈大赛拉开序幕,沈培艺以古典双人舞《新婚别》参赛。这个作品取材于杜甫同名诗作,表现一对新婚夫妇「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和「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的复杂情思。新娘子在洞房之夜的妖媚娇羞之态,惊见挂剑预感丈夫要「戎行」之念,听到鸡鸣对别离之恐……沈培艺通过一层层细腻的心理解剖,一层层的情绪推进,使观众为新娘依依难舍的悲憾、无奈,无不寄以深切的同情以至神伤、落泪。沈培艺对这个作品的成功有一段至深感受,她说:「单靠熟练的动作和表情,来表达新娘复杂的内心活动是远远不够的。这个作品刚开始公演时,我自己觉得感动得不行,但是台下却毫无反映无法在观众心中产生共鸣。下来后,我反覆琢磨,必须在情字上下功夫,与新郎没有情感的交流,又怎么能打动观众?经过多次的体会改进,我加强了形体的流动,以体现人物感情的变化,同时更注意在动作上对新郎的深信寄意。」果然,《新婚别》在「桃李杯」大赛上博得喝采,有两场表演,评委们还亮出了10分的最高分。最后一轮的决赛,她发挥极好,从艺术上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然而出入意料的是只获了个第三名。事后,有人向她解释由于她是选手中年龄最小的,以后再展辉煌的机会很多,所以没有给她最高奖次。
沈培艺对自己的情绪善于内消化,她说:「没有了这些名与利,舞蹈仍和我息息相关,我的甘苦、荣辱、追求和希望。几乎都和它有联系,甚至我做人的品质,为人的性格都与它有关。」她变得更加苛刻自己,用一年的主要精力把自己摆在镜子前练习,她发现《新婚别》还有不少毛病,一遍遍地自我诊断,自我医治,将心灵的感应融入一招一式,把天姿风骨体现到极致状态,直到每一个细节都完美无缺,才满意而自信地说:「我不相信《新婚别》拿不到第一」时隔一年,第二届全国舞蹈比赛,她力挫群雄,《新婚别》果真摘走头冠。有人评论」沈培艺的《新婚别》在拿到全国第一时已成了『旧婚别』,这个迟到的荣誉,是在为她的上次比赛『平反』。」此外,她还获过文化部「新人新作表演」特别奖、全军第六届文艺汇演一等奖和文化部颁发的最高政府奖:第六届「文华奖」等等。
《新婚别》至今已演过数百场,但沈培艺每一场表演都有新的投入。她把每次演出都视为一个全新的灵性创作过程,把舞蹈诉求的主题更高更准更深地表现出来。她的《蛇舞》、《梁祝》、《波动》、《好大的风》、《仨儿朴里》、《榻棺》等大量作品已成为中国舞蹈作品的经典,倍受专家推崇。1988年,年仅21岁的沈培艺以卓越的艺术成就,被评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国家一级演员。
1993年5月,中国舞蹈家协会、总政歌舞团、北京舞蹈学院联合为她举办了个人舞蹈晚会。晚会规模之宏伟,盛况之空前,气氛之热烈堪称中国个人舞蹈晚会之最,数十家国内外报刊、电台、电视台对她的晚会作了广泛的报道和高度的评价。
沈培艺的新作《女》充分展示了她对传统文化对自身的超越,代表了她的新突破新追求。作品里,她唯一而重要的道具是一把剑。她不停地变换着从剑把、剑身到剑尖的反常规的握剑法。剑在她手中赋予了生命、灵性和新意,已成为一种生命符号,成为体验男人力量、男人精神、男人人格的契机,鲜活而开拓性地以一剑而再现女人面对男性世界的复杂感悟,从一个非常「偏」的角度,向观众真诚奉献她内心的高深境界及作品的深层内涵。创作《女》,沈培艺经历了艰难痛苦的过程。她操纵的是一把真剑,排练中,令人眼花缭乱的独到的握剑、舞剑方式,剑刃在她的双手、身上划出一道又一道的血口疼痛难忍,以至吃饭连筷子都握持不住。为了艺术,她总是苛求自己,总是用新的思维方式去替换传统的东西,排斥平俗,经过内心细致的过滤,始终使作品真正体现一个「新」中.
多年来,沈培艺带着她的舞蹈走四方,先后出访过20多个国家和地区,所到之处鲜花和掌声潮涌而来。她十分乐意为部队官兵演出。她两次赴西藏为藏族人民和高原官兵献艺,进藏第二天就登台亮相。高难度的动作、高强度的运动、高海拔的反应,使她头痛欲裂、呕吐、流鼻血、呼吸困难,她甚至怀疑自己会不会跳着就一口气上不来了,但暗想只要有半口气就一定要跳下去,跳出沈培艺的风采。
摘自《国际人才交流》200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