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johnnytowncar.com.cn  


令人担忧的「哈」
文/周萍

染一头眩目的金色,男孩女孩要的就是一种另类,他们并不在意路人异样的眼光。

  「哈」源于台湾青少年文化的流行用语,是「非常想要得到、近乎疯狂程度」的意思,比如「我很哈你」,就是代表「我疯狂地想要得到你」。「哈日族」、「哈韩族」就是指一群狂热追求日本和韩国流行娱乐文化,连穿着打扮、思想行为都仿效的人。

「哈日族」:我「哈」故我在

  东瀛之国,在海之洲,国土虽然狭小,资源虽然匮乏,但自古盛产帅哥美女。屈指算来,具有杀伤力的大有人在:木村拓哉、反町隆史、博原崇、常盘贵子、松岛菜菜子、铃木保奈美……日本偶像剧进攻中国市场,凭借纯情、不食人间烟火的那么一群偶像,赚取了中国人大量的眼泪和同情,而「哈」日一族则对日本表现出了极大的崇拜和爱戴。

  于是乎,日本偶像剧成为了市面上最抢手的货物,「哈日族」勒紧裤带拼命攒钱,为的就是凑足「日剧全接触」的所有片子。最具诱惑力的那几部当然是不可能错过的了,《东京爱情故事》可说是日剧爱情片之经典,让「哈」日一族就此陷入迷恋中而不能自拔;《一吻定情》堪称日剧的一大里程碑,征服了中国数以万计的孩子们;《麻辣教师》中,无论是腾原静香,还是反町隆史,两位「麻辣教师」都非中国的「园丁」们可以企及;《将太寿司》则更为高明了,把日本国的文化在隐含中灌输给中国百姓,「杀人于无形之中」,这乃是高手过招的开端了……

  美国总统杜勒斯在几十年前就曾满有把握地宣称,我们的希望在中国的第三、四代孩子们身上。初听可能觉得是狂妄之言,但时至今日,却也不得不令一些有识之士担忧。我们的孩子,小时候是含在嘴里怕化了的「小皇帝」,长大了却摇身一变成为了日本文化的忠实追随着,美国人不知做何感想。

  中国也开始宣称,我们也有自己的偶像剧,我们有陆毅、周迅、李亚鹏、徐静蕾、胡兵……这也都是够得上帅哥美女级的人物了吧?但《将爱情进行到底》,不过是《爱情白皮书》并不高明的翻版。比起日剧来,「哈」族们才不会正眼去瞧国产货呢!

松糕鞋、彩色袜套,北京女孩用另类服饰张扬自己的与众不同。

  中国影视,悲哀呀!网上有帖子,「写给骂日本人的中国人」,甘棠成为了挑起论争的始作俑者,大学学子们沸腾了。日航事件余波未息,教科书风波难平,小日本有些欺人太甚了。虽然文化圈子里忌谈政治,但日本一直都是善于经营「文化侵略术」的民族,他们可以歧视中国,可以折磨中国民工,可以歪曲历史事实,可以厚着脸皮无耻地说对中国的战争是正义之战……而中国的「哈日族」们却痴心不改地跟着他们,这不是中国最大的悲哀和恐惧吗?

  这就是一种文化潜移默化的渗透,那些陶醉在「真善美」的日剧中的孩子们,当你们面对仇视、诋毁你们母亲的日本时,你们却当作神一样顶礼膜拜!

「哈韩族」:无知者无畏

  在中国的大道上走路,总会遇到那么一些人令你侧目而视,金黄的头发如丝般柔顺在风中飘舞、缤纷眩目的松糕鞋、宽大得能容下两三个人的A形裤……这些明显的特徵可以告诉你,他们就是「哈」韩一族。


「哈韩族」似乎都比较「酷」,眼光里透露出冷漠和无所谓的光芒,穿着打扮奇形怪状,脸上一定要刻上四个字--我爱韩流!无论是HOT、PINK,还是NRG、SES,韩国采取的一律都是美女攻势、酷男威力。「哈韩族」较之「哈日族」更能称其为时代的先锋,因为他们有更富挑战性的装扮。先且不谈韩国歌曲怎样,看看掀起潮流的韩剧,我实在不认为它比日剧更高明。韩剧永远都像一根透明的玻璃管,从外面往里看,一切都是那么简单幼稚。大致的故事情节,只要是看过两部韩剧的人,都能总结出来。故事的女主人公善良、坚强,在她身边有一个好朋友在默默支持着她。在她努力工作、学习的过程中,总有那么一些坏人在阻挠着,而这帮子坏人,则是脸上都像刺了字般的明显。女主人公在奋斗中,有一个富家子弟非常喜欢他,由于家庭和社会的压力,两个人都要承受无比的痛苦,但最终结果一定是事业爱情兼得,皆大欢喜。

  这么简单的模式,按理说不应该吸引很多人的,恰恰相反,「哈韩族」们对简单也是情有独钟。金喜善、安在旭、崔真实……照样能把他们迷得头昏脑胀。于是,唱着自己也听不懂的韩歌,看看一开始就知道结局的韩剧,「哈韩族」对韩国倾注了极大的热情。这些孩子们每天在西单、王府井的韩国城里转悠,寻找着更能突出他们与众不同「个性」的韩国商品。他们大手大脚地用着父母的钱,把该学的东西摒弃在大脑之外;他们用的是最现代的手机,能把各种手机的型号、价格如数家珍,但可能连一点基本的电路原理都不懂得;他们在网吧一泡就是一整天,屏幕上显示的永远只是:韩流,韩流,韩流……

  我曾遇到一群匆匆忙忙赶往大学课堂的女大学生,她们说要赶去上业余日语、韩语班。能够学习别人的长处来为己用,当然是好的。而当我问她们为什么要学日、韩语时,大学生们的回答让我吃惊了:当然是为了看好日本偶像剧,听懂韩国歌呗!我无言以对。原来,这一个「哈」字,分量还真是不小。杜勒斯的话永远都不会过时,可就这样一味地「哈」下去,又能「哈」出个什么结局呢?摘自《文化月刊》2001.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