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johnnytowncar.com.cn  

 

远足改变人生

 

 上路后我就好像到家了

文/毛译敏

苍岩(本名卜茂华)年龄:46岁/居住地:重庆/职业:部门经理/最远去的地方:北欧?北美洲?不太清楚/印象最深的一次旅行:每一次/旅途原则:尽可能避免对当地的影响,无论是对自然还是社会。

苍岩是打小就走在路上的。因为父母工作的关系,他出生在南京,3岁回到北京,5岁又到了上海,之后东北、贵州都去过,他的记忆中好像一直都在远行,一直都在不断去远方的路上。

22岁那一年,他跟父亲一起背着军用物资爬长城,后来又陆陆续续到过长城好多次,长城那地儿对他来说仿佛是个情结--虽然说不上是远,却仿佛是他心灵上的"远方",因为那时候,长城附近小村庄的居民和城里人的生活非常不一样,那是他第一次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不同。

后来就一直在路上了,苍岩说:"国内除了台湾、西沙、南沙我没去过,其他地方都走过了;而国外好像也就剩了非洲、南美洲还没去,现在你再问我远方,嘿嘿,我想哪里都不是远方,哪儿我都能去,远方或许只是心灵的一种境界。"

对于远方,他没有征服的感觉。

因为没有征服心,苍岩说他们这一类人的旅游也就显得没什么计划或目的性,比方说,绝不会因为还没登上过哪座山就计划着一定要去征服它--也是因为这样,在他眼里,旅途中最激动人心的时候就往往不是到达山峰或找到圣地的那一刻,倒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细节,却成了回忆中最迷人的风景。

"去云南山区的时候,我们会有意识地多带些笔记本、圆珠笔给山里的孩子,到后来每次我们一去,那些孩子就呼拉拉地从山坡上冲下来,一人手里捧一大束鲜花,那时候,我很感动;有一次在西藏可可西里,那里一片沙漠,什么都没有,却突然在一片荒漠中发现一朵当地人叫'红袖'的小花,非常生动,我呆呆地盯着花看半天,心里全都是感动;甚至有一次半夜醒来,看见帐篷顶上升起了一轮圆月……都叫人难忘。人在那样的环境下心境会非常的单纯,一些细微的东西往往就能直达内心。"他仿佛想了想,又补充说:"还有旅行中发生过的艳遇,让人感动,更让人回味。"

在旅行中,苍岩说自己恪守的规则是尽量避免对当地的影响,"当你去到美国一个繁华的大都市时,你相对是弱势;但当你到了印度或尼泊尔某个山区时,你又成了强势,不管如何,你都只是路过看风景的人,永远不要去影响别人的生活。"

苍岩今年46岁,父母、妻女都在北京,他自己也曾经在北京有过一家公司--这一切应该足够把一个男人推向安定而有成就感的境地。但是苍岩却是满世界跑,公司交给朋友做,工作和居住的城市随时在变动,他说人的成长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认识自己;二是认识自己与别人的关系;三是认识到自己与自然的关系。这样的生活也许就是他最喜欢的"第三个阶段"。对于远行,他这样去定义:"一个人只有一辈子,但假如能多走、多看、多体验不同的文化民俗,你或许等于多活了几辈子。人无法延长自己的生命,却可以拓宽自己的生活,这是旅行的意义。我一出门就特兴奋,上路后反而好像到家了,我会走到走不动的那一天。"

  
远行是生命一次次的泅渡

文/夏楠

范春歌 年龄:44岁/职业:记者/所在城市:武汉/获奖:范长江新闻奖/行程经历:1989年骑单车穿越中国西部,1992年赴藏,1994年陆疆万里行,1998年参加南极科考,2000年由武汉晚报社策划只身重走郑和下西洋航线/最远的路线:重走郑和下西洋航线,历时两年,完成沿线18国的采访。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

武汉。4月2日,女记者范春歌像往常一样,在那个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新闻工作室,接待读者来访来信,并完成一定篇幅的人物访谈;下午她抽空去看望多日未见的母亲,为她烧了几个菜。但在那些不熟悉范春歌的人看来,她仿佛每天在路上走来走去,所谓"行者"。

44岁的范春歌一头长发披落在肩,她也习惯了听到很多人将她比作三毛。作为个体生命,范春歌更愿意承认自己骨子里的那种渴望远方的秉性。父母都是画家,她七八岁时在家里的书橱里发现了一本书,那是一个俄罗斯人到印度游历的故事,有暴风雪有惊涛骇浪有舞蛇人的笛声还有美丽而不能实现的爱情……这常常让她内心不安,因为她知道了有另一个世界另一种生活存在。

范春歌很感激现在的职业:"我的远行往往和新闻采访密切相关,作为一个记者能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实现部分远行的梦想,它使工作也成为我的热爱,这样幸运的人不多。"范春歌说她的"书桌"有时在云南古道的客栈里,有时在去南极路上的破冰船上,有时在海拔5000多米的青藏高原上的驾驶室,有时在非洲偏僻的海岛上……远行采访使范春歌本来单调的生命丰富起来,她不断从中认识自己,除了发现自己未曾开掘的那部分生命的潜力,也显然发现了它的局限性。她也越来越觉得这个世界其实有无数人在渴望远方。

范春歌常说自己有两副背囊:一副是旅行使用的,还有一副就是繁重的采写任务。她的采访装备亦随着技术的更新而不断改换或添加,这几年重走郑和路的海外采访中,她除了带上手提电脑、普通相机,还带了数码相机和数码摄影机,各种类型的胶片和录像带就装了整整一箱。这些装备的确是她的半条命,并经常会担心它们途中损坏:"我在乘长途车的时候,总是将它们抱在怀里,或者一定要找一个安稳的地方,甚至宁愿人站在走道上。"作为记者,她在路上对社会的关注远远大于对自然的关注。因为通讯条件和人在路上的流动性,虽不能每天发稿,但必须储备好稿件--不论高原缺氧脑袋疼得要炸,大海晕船吐得倒海翻江,仍须采写稿件。随时必须面对的严酷考验,使范春歌常常觉得行走简直就是一次次生命的泅渡。最欣慰的是,她在路上遇到过当年援藏干部和医生,遇到过沙海深处的科技工作者,遇到过驻守边疆的官兵,还有马六甲的老华侨、加尔各答的华人……他们似乎总在她跌跌撞撞往前走不免万念俱灰时,提醒说:挺住,还有我们呢!

2000年重走郑和路,到印度时接到妹妹的电话(她刚刚生了一个儿子),听说春歌将去情势紧张的斯里兰卡,妹妹说,姐姐,我的儿子还等你回来取名呢。她哭了;在也门她遇上"9·11"事件(也门被列为美国的空袭目标),夜里枪声骤响,白天她便尾随在街头荷枪实弹的军警后面到邮局给母亲打国际长途,担心再也见不到家人,又哭了;后来在伊朗接到电话,年事已高的姥姥病危,而她又不能放下采访中途回国,在大街上想到姥姥就泪流满面;她第一次从国外回来那天,是国庆节,当空姐说进入中国境内的时候,她落泪了。

每一次回到武汉,范春歌便还原到从前的生活轨道。她不爱拿那些离她很近的地方当作目的地,在武汉生活40来年,也一直没去高山流水会知音的琴台。"近的地方,容易去的地方,老了再去,而远的难去的地方,趁年轻的时候去。"所以一旦回到家她就不想出门,一杯香茶、一本好书、一个老友、一地阳光。

享乐主义者的感官之旅

   文/毛译敏

王红(Elain) 年龄:34岁/职业:"大篷车"、"B BOSS CLUB"酒吧老板/居住地:广州/去过的地方:美国、澳洲、中东、德国、法国、西班牙……十几个国家/去过最远的地方:美国拉斯维加斯/最想去的地方:巴西,因为有很多巴西朋友,觉得那里神秘,景色也很美。/旅行中恪守的原则:到一座城市一定要买地图、买衣服以及带足够的衣服。

她是"大篷车"、"B BOSS CLUB"的老板娘;她同时也是广州老外圈子里最左右逢源的Elain;你只要一看见过她,一定过目不忘--1.75米以上的高挑的个子,一头浓密卷曲的长发,一副大大的黑框眼镜……满眼的异国风情扑面而来。不用多想,一个女人的气质,一定来自她的经历。

1987年,王红的姐姐、母亲先后移民美国,1992年,她同那个时代的其他中国人一样,以探亲为名义踏上了自己的异国之旅。第一站当然是美国,她很快喜欢上了西方的都市繁华风情,两年后,她回国做的第一份工作就是进出口贸易;又过了4年,她转入做中东地区的旅游线路策划;到2000年,她开起了"大篷车",酒吧里放着地道的异国音乐,再加上王红交游甚广,"大篷车"很快就成为了广州鬼佬人气最旺的酒吧之一。

对旅行的态度,王红很直接,那就是解压、游乐和享受。翻看她的照片,你会发现每一张照片上她那笑得很灿烂。王红说自己的工作太繁忙了,所以每隔一段时间,对自己最好的犒劳就是出门美美游乐一番。美国、澳洲、中东、德国、法国、西班牙……她走过的地方太多,所以在她身上,你能强烈地感觉她糅合了来自中国、美国、欧洲、中东的各种风情,这个异常丰富的女人!

她说话喜欢手舞足蹈,加上活泼的表情,非常生动。我问她旅行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她绘声绘色地说:"有一次我去悉尼,逛一家店时突然发现包不见了,又心痛又无奈,因为护照也一并被偷了,所以只好找中国大使馆。我走啊走,爬啊爬,到最后终于看到了--很远的高楼上有五星红旗!哇,那一刻真是激动啊!"这件事以后,王红学乖了,不仅去每个城市之前要先联系好朋友接送、安排住处,更养成了到一座城市第一时间买地图的习惯。她说深入一座城市前,先做足够的准备了解这个城市,在地图上摸清东南西北,已经成为了她旅行中的原则之一。

漂亮女人在旅途中是一道风景,但同时,身为女性在旅途中也一定会遇见许多男人所没有的问题,比方说安全,比方说艳遇。王红说自己的心态是在旅途中要学会豁达,对一切都要有开放和信任的态度,但也要有足够的谨慎,所以不管是安全或艳遇,她都没遇见过危险的事情,倒是认识了很多热情的异国朋友,到现在都还常常有联系。

她旅行是为了享乐,可是她也会在国外挑选各种CD,回来带给自己的朋友听;会兴趣盎然地泡当地最旺的酒吧,看最炫的DJ的表演,把更多的元素带回自己的酒吧;她还会一箱箱买回各种各样异国风情的衣服饰品,和女朋友合计着要不要开家时装店;她陪着自己的"鬼佬"男朋友游历中国……她的生活事业感情全和远行搅拌在一起,像沙拉,搅拌成了一份属于自己的新鲜刺激的新生活。


中国就是我的远方

文/詹晨

AVIV 身份:商人/所在城市:广州/最远旅行的地方:南美/印象最深的地方:中国/旅行的原则:没有,一直在变化/旅行时最苦的事:徒步旅行/远足的梦想:从以色列一直远行到世界的每个角落。

 AVIV,是以色列语里"春天"的意思;以色列最大的城市特拉维夫(TEL AVIV)也是叫做这个名字。神秘而又充满希望的以色列天生就是个热爱旅游的民族;AVIV告诉我,"一直旅行,一直远行到世界的每个角落,是每个以色列人从孩提时起就有的梦想。"

"旅行就是梦想",这个染白了胡子的AVIV,不管旅行到哪里,不管尝试着什么样的旅行方式,都不愿改变他最初的旅行观,旅行的每一段路就是他实现梦想的每一个过程;从南美到中国,从飞行员到背包客。

如果每个旅行者的心中都有一个梦想的目的地,那么在AVIV的心里,这个名字就是那个遥远东方的国家--中国。1997年,将近40岁的他带着自己的生意从纽约来到了深圳,从这里开始了他实现中国梦想的旅程。

"天津、河北、青岛、河南、浙江、四川……"尽管AVIV发音不标准,还把省和市的名字都混在一起了,但他还是那么得意,"再有两个地方,中国所有的省份,我就全跑遍了。"在他的认识中,上海人像蛇一样很精明,四川人很喜欢夸海口,西安人很简单直率,北京人很聪明好学,蒙古人生活得很愉快,东北人很豪爽和好客,海南人喜欢抱怨……AVIV印象最深的旅游地居然是中国的少林寺。无论旅行的话题走到多么远,他更多的心思都会绕到中国来。

AVIV的旅游习惯是,每次去一个新地方,先买一本英文的旅游介绍,定一个旅行计划,找一个中国导游,然后就"强迫"导游大街小巷地带他去别人不去的地方旅游。让他觉得最不可思议的是中国有那么多的地方,居然就有那么多种语言:"从一个城市跑到另一个,我都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在中国,因为语言居然可以这么的不同。"可以稍微听懂的是北京话,广东话用来唱歌是最好听的,最难听懂的是蒙古话。跑了那么多地方,可他的中文却仍然没有什么大长进,可能就是因为他改不了旅游找导游的"毛病"吧。

在AVIV心中,中国最不可思议的两个城市是杭州和柳州。他说,杭州是中国最美丽的城市,也有中国最美丽的茶。他看着那些农民按照严格的时间表采摘茶叶,挤出水分,从那时起,这个爱喝咖啡的以色列人就开始改喝茶叶了。而柳州则是个画里的惊艳城市,"它让我想到了刚开始旅行时去过的亚马逊河,都是美得让人吃惊。"

这个以色列人喜欢看山水,不喜欢看水泥;喜欢去乡村,不喜欢去城市。他无奈地说:"旅行到这样的城市里,第一个星期你会惊异于它的工业和时尚,可第二个星期里你就会觉得这是个让你紧张的城市,而不是能让你享受的旅游地了。纽约、上海都是一样,就连巴黎也是个混杂了些旧东西的现代化城市。"中国最不适合旅游的城市,在他的眼里就是上海了。

AVIV说自己有很多的旅行照片,但大部分都是由他那个12岁的女儿保管着。"像我一样,她也是个不折不扣的小旅行家,4岁起她就开始在以色列各地玩,胆子大到一个人去迪斯尼玩过山车还觉得一点都不刺激,她还准备帮我在沙漠里过一次生日聚会呢。"在他对女儿喜爱有加的表情里,我突然想起开始时他说过的那句话,"去大自然旅游,去到更远的地方,这是以色列人的梦想。"

寻找差异的旅行

文/崔维媛

孙岩 年龄:28岁/职业:公司职员/所在城市:北京/去过的最远的地方:南方,天涯海角;北方,俄罗斯,弗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第一次远足:大二和同学一起去海南/最想去的地方:西藏。听说那里景色很美。还想看天葬,虽然据说很残忍。澳大利亚。因为想看考拉、袋鼠,还有移民到那儿的不少朋友。

28岁的孙岩喜好跟团旅游。"跟团是最安全的。我并不是怕死,不过在旅游中,安全肯定是要放在第一位的。"他还考虑得很实际:旅游团因为规模优势,所以更便宜。他跟团去过十几个城市,很有经验地分析道:"如果是出境游的话,办护照、出国手续等,都方便些。"所以,尽管热爱行走,但他不是一个独行者,不是流浪者,而更像一个现实主义者。

旅游提供给孙岩的是一种都市本位生活和另一种生活在自然山水中的显著性差异,而寻找这种差异的过程"绝对是令人兴奋的"。"我喜欢山水,它们对我而言是一种选择,让我逃离城市的现代生活。"

当然逃离往往要付出代价,跟团出游也并不总意味着锦衣玉食。对所到过的十几个城市如数家珍的孙岩,却很难记得自己旅途中吃的苦。"有一口吃的就能把肚子填饱了,有一张床也就能睡了。"在九寨沟的时候,孙岩曾经打地铺睡在过道上,被实在看不下去的宾馆服务员让进了一个"像极了车库"的临时房间,三面无窗,一扇大铁门。夜晚山里冻得厉害,床上床下就两床被子,屋里惟一的取暖设备电炉子,根本毫无用处--不过,第二天孙岩就沉迷在九寨沟的山水里了,几乎忘记了自己过客的身份。

海是孙岩的旅行故事里一个很重要的情节,宽阔,深远,畅游,自在。作为这些诱惑最好的集合形式,也许当数孙岩最喜欢的摩托艇运动了。无论何时,孙岩都坚持自己驾驶这个风驰电掣的物什,把穿黄色救生衣的驾驶员晾在一旁。

"我在厦门惟一一次游泳经历是因为在海上开摩托艇的时候被自己激起来的浪'绊倒'了,从摩托艇上直飞了出去。那一刻,我便见岸上的人疯了似的,开着摩托艇往我这边赶来。当时,我一点儿没觉得害怕,一边笑着一边爬上去的。我知道自己肯定是安全的,可能这就叫'有恃无恐'吧。"这个即使夏天也坚持穿牛仔裤的大男孩有些腼腆地笑着,也许这是关于出行安全最好的一个定义?

在弗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的时候,年轻力壮的孙岩常常吃不饱肚子,因为旅行团里的每个人都实行定餐份额,荤菜只有一只鸡腿。"每个人都先匆匆把鸡腿结果掉,否则就被别人抢去了。"这里,最让人难以忘怀的场景是在船上喂海鸥。孙岩他们30多人的团队,买了10多公斤大"列巴"(一种巨大的俄罗斯硬面包),撕碎了往湛蓝的海面上撒去。面包屑雪花般在海风中飘扬,落下,"你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成千上万,成千上万只海鸥飞了过来,那场面真是蔚为壮观。"孙岩感慨地说,那里是真穷,但也是真的干净。

跟团旅游的显而易见的好处是可以结交更多朋友。况且,旅途中的朋友脱离了现世的关系网,变得更加超然和纯粹,没有利益和利益的纠合。而且地处异乡,可能同行者之间的友谊具有排他性的亲密的力量。"打个比方说,倘若在北京,我想起要喝酒,想起的也许是这个朋友,也许是另外一个。但是在古城大理,我想起找人出去喝酒,那么那个人一定是你。"只不过,一旦回到北京,便回到各自的生活圈子里,可能联系渐疏,以至忘却。孙岩不觉生出了"一期一会"般的怅惘。这些朋友跟生活中的朋友,还是有明显的差距的。对他来说,旅行的意义反而是在于行程结束之后一次一次的回归,呼吸过一口新鲜空气,重新投入现实。

 
(摘自《新周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