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黄震:隔代布局才能后发先至
引言:新中国成立以来,一座座城市的精彩蝶变与转型跨越,都是中国经济繁荣发展的最佳映证;其中,地方商业银行作为城市经济社会的主要角色,是城市改革开放成果和经济繁荣的典型代表,是推动城市起舞的重要力量之源,更是展现城市形象的响亮名片。
为展现地方商业银行成果与地方经济特点,回顾中国经济发展成就与历程,10月1日,特重磅推出“城市力量——中国地方商业银行发展成就巡礼”活动,本次活动旨在真实反映地方商业银行坚持“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小微企业、服务城乡居民”全貌,并以此“窥一斑而见全豹”,全面折射地方经济发展的瞩目成绩。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北京互金协会首席经济学家黄震教授,是金融法、互联网金融、法律文化等领域的研究专家。针对地方商业银行的发展成绩与成效、面临的市场挑战与机遇,黄震教授接受了中新网的采访。
中新网:作为普惠金融的重要生力军,这些年来,地方商业银行在繁荣区域经济,服务中小企业和城市居民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您认为实践普惠金融,对城商行具有哪些重要意义?
黄震:地方商业银行在我们国家的金融体系中,经常被称为"地方金融机构"。因为城商行是由原来的城市信用社转制,而形成的一支商业银行体系,所以它带有很强的地方服务、区域性色彩。特别是在改制过程中,地方政府在中间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为了防范风险,处理一些事件,地方政府调动了地方的一些投资机构入股城商行。所以城商行跟地方政府的关系,比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跟地方政府的关系更密切一些。
城商行主要服务于城区方面,并做了很多的贡献。
曾经有一度,我国的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因为经营的成本问题,不愿意网点下沉。在服务区域方面,大银行就主要选择了大型城市。所以,中小型城市的金融服务力量有时候严重不足。
这时,城商银行就发挥了它独特的作用。在服务地方经济的过程之中,它服务于中小企业,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主要目的。这也是地方政府希望他们能够在地方发挥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地方政府往往也会把一些地方有关的项目资源,更多地配给城商行,以便于城商行在地方更好地开展金融服务工作。
近些年来,国家提出开展普惠金融服务,城商行是普惠金融在城市开展服务的一个重要的力量。它能够贴近基层,服务居民,具有更大的优势。
这些年来,各地重视金融服务,重视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为响应党和国家的这些政策要求,地方政府推动城商行服务于本地企业,服务于当地居民,并且更多地应用科技手段,开展小微金融服务和社区金融服务。
在这个方面,城商行比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更了解当地企业,也更加贴近当地城市的居民生活。所以在消费金融,在小微企业借贷方面,可以说是起到了中坚作用。同时对于城商行自身来说,正是因为有了普惠金融的实践,才让它找到一条差异化发展的道路,而不是跟国有大型企业或者股份制商业银行去争抢传统业务份额,在核心资源上是不一样的。重点的是城商行的定位调得更加精准,发力点也更加精准。所以在复杂的竞争格局中间,城商行通过普惠金融,找到了自己立足的根本。只要服务好本地居民,服务好中小企业,服务好区域经济,就能找到自己的活路。而这些恰恰就是普惠金融的重要内容。
中新网:您之前提到最近二十年来,世界金融正在进行一场新的金融科技革命,它是由ICT信息和通讯技术为核心进行推导的。对于这场新的革命,您能简单解析一下吗?
黄震:当前的金融科技革命是科技作为金融的辅助力量,是金融机构以其资金优势,不断地采纳新技术,改进服务流程,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过程。上个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的,是一场具有革命性意义的金融变革。
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主要集中在产品技术上,以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创新为主要动力。并且,这些技术也在发展中不断的迭代。
到了本世纪初的时候,这种新的信息技术革命和通讯技术革命,出现了融合的特点,也就是IT加CT融合,演变成为ICT技术革命。 过去通常被称之为要三网融合,互联网、有线电视网还有手机通讯网。那现在,信息通讯技术融合之后,手机端成为重要的工具。同时具备了手机、通讯、网络、计算机等等这些功能,甚至照相机、录音机这些功能全都在一个手机上面实现了。这种融合趋势,在手机中间得到了集中体现。
另外它的后台,也将过去的信息网络通讯等各种技术,都进行了大规模的集成和整合。在这个过程之中,最有名的就是华为的崛起。它对新型通讯的这个基础设施进行了大规模的集成、升级。
金融机构,在ICT技术进行融合、升级过程中,也出现了进一步调整和转型。在上个世纪90年代,银行等金融机构,因为有钱有实力,所以采用了当时的最先进的技术,运用台式计算机、PC端。它的网络主要是局域网、内部网,当时有先发优势,并且也迅速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服务效率,扩大了服务客群。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新技术的迭代,进入新世纪以后就变成了先发劣势,经济学所说的路径依赖导致银行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无法甩掉已经正在使用的这些技术基础设施。特别是大型金融机构,它的服务体量又大,深度被这种传统金融基础设施所固化,所以被称之为大象难起舞,没能够及时跟上移动互联网浪潮。路径依赖,让它先发劣势显得特别明显。
在移动浪潮到来的时候,这些科技企业尤其是互联网公司,从传统金融机构最薄弱的地方和某项单一的服务领域中间进行突破。比如在传统领域,金融机构觉得支付是费力不讨好的一件事,以美国的PayPal、中国的易宝支付、支付宝为代表,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切入了支付行业,提供所谓的非金融支付,今天被称之为非银行支付,解决了支付的痛点。
由此,引起了一场新的金融科技革命,或者说银行金融科技革命进入第二个阶段,在中国称之为互联网金融。它最显著的特点是互联网企业切入了金融服务,以第三方支付、P2P借贷和网络众筹,以及新型交易平台它的出现为代表。他们靠移动互联网迅速获取了海量客户、长尾客户,重点是面向C端的消费金融。开发了非常多的新产品、新模式。
这是第二阶段,有一些教训值得总结,当然它最大的贡献是互联网金融起到了鲶鱼效应,从移动端发起的非金融机构,来做金融业务,激发了金融机构的创新活力,推动了传统金融机构的转型和升级。
正是在移动互联网,特别是互联网金融的驱动下,传统金融机构迅速加大了科技投入和加快了转型的步伐,今天包括城商行在内的正规金融机构正扛起互联网金融的大旗,采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等这些新的技术,开展一场金融科技革命的转型。
当前ICT技术的革命已经进入第三个阶段,也就是资本化阶段。特别是在5G、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以及生物识别等技术支持下,金融机构运用这些技术,能够服务于更多的产业,能够更好地服务中小微企业和个人消费者。目前中国金融机构正在摩拳擦掌、积极布局,谋划5G时代的金融科技革命。新一轮科技革命对于金融的影响会更加深刻。因为在5G物联网的支持下,万物互联,一切皆数据,会超越我们过去所理解的大数据,并且在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支持下,对这些数据处理,会更加敏捷、高效和精准。
中新网:面对科技化浪潮,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将资源向金融科技领域倾斜,诸多创新金融科技类应用被引入银行系统。在新时代的趋势下,您认为城商行应该如何利用金融科技谋新求变?
黄震:在这个新一轮的金融科技变革的条件下,很多银行也正在积极谋划,希望能够通过金融科技建立核心竞争力。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有非常多的陷阱,也有非常多的误区。我在一些城商行和农商行的会议中讲过,他们不能跟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比,也不能简单地赶时髦跟风。
第一,我提了一个概念,叫作要隔代布局,才能后发先至。因为相对来说,当前的这一轮科技革命,科技公司是先锋,互联网企业做了很多的创新。我们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有实力,有资金,有技术,能够及时跟上创新的步伐,但是城商行和农商行,资金实力、科技研发能力,以及技术人才储备等相对要滞后一些。
第二,要结合自身的实际需要,找到应用的切入口、结合点。比如区域经济的生态有哪些需求,当地居民服务有哪些需求。举例说鄂尔多斯,这个地方一直有羊煤土气这些资源优势,那么怎么样服务于这些资源型的企业。然后是当地的居民,他们这些年因为城市建设,进行拆迁的补偿,有很多的补偿款,他们居民主要的需求是需要理财,大量的握有现金在手里。在没有引导的情况下,他们就参与了民间借贷,搞得民间借贷盛行。所以鄂尔多斯的城商行,应该瞄准这两个当地需求,去考虑解决居民的金融服务需求和这些资源类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这样才能可能将新技术在应用的时候,形成区别于其他城商行的一些特点来。
第三,城商行要善于抱团取暖,融入一些行业性组织、技术联盟,不要单打独斗。如果城商行实力不够,还想自己关起门来搞开发,难度是非常大的,尤其在新技术条件都是技术集成式发展的现在。所以现在很多的行业协会,都在做一些团体性的服务和组织技术研发,这样才能够有效地集成各方面实力,相互补短板,形成生态式、集群式的发展。
中新网:随着城商行上市步伐提速,如何有效提高自身的风控水平,成为城商行关注的重点。您认为城商行在风控管理上,需要重点关注哪些方面?
黄震:随着这几年城商行的自身实力壮大,以及资本市场对于城商行的开放,越来越多的城商行上市,成为它们补充自身资本和提升品牌影响力的重要方式。但是这两年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包括部分上市城商行,风险管理水平还仍然有待提高。如何提升城商行的风险管理,有关的技术、管理、合规等问题,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
关于在风控管理方面,首先,城商行要进一步加强内部治理,特别是落实《商业银行法》。在股东会、董事会、管理层的层面上,完善风险管理体制和合规管理的要求。郭树清主席是高度重视公司治理,并且亲自在抓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目前,在公司治理中间,特别要注意控股股东用其控股地位掏空上市公司问题,要加强穿透式监管。
其次,对于公司业务创新,一定要严格遵循监管部门的创新监管的要求,依法合规开展创新业务。因为商业银行是面向社会公众开展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它的风险有非常强的外部性。所有的创新业务都有风险属性。
最后,目前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包括城商行在内,需要加强风控科技、合规科技的研发和应用。有些风险过去都是靠人力来进行识别判断,可能往往有一定的滞后性,也容易出现疏忽、遗漏。现在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可以进行实时的风险监控,借助人工智能的技术进行识别和处置。所以大大提高了风险管理、合规管理的效益,并且也会降低风险管理、合规管理的成本。特别是要善于运用已经成熟的风控科技和监管科技,不要动不动自己都去研发,那成本很高,试错的可能性也很大。
中新网:当今银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城商行的发展速度与国有四大行股份制银行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您认为城商行可以在哪些业务上进行新的尝试,以便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黄震:现在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借助科技的力量,补齐了过去网点无法下沉,无法服务长尾客户的短板。我到福建一个山区,都看到工商银行、农业银行都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下沉服务,有一些商铺、网点就可以作为当地的接收点、对接点,过去城商行的地域屏障已经被互联网消除了。
资本金的实力也是现在制约城商行、农商行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当业务扩展大的时候,对资本金的要求也就高了,形成看水多了要加面,面多了要加水这样的一个过程。要不断地去应对融资,增加资本金等等问题。
国有大行的科技实力、人才储备以及金融科技应用等都走在前面。但并不意味着城商行只有“等死”。现在一些城商行比较悲观,认为搞金融科技创新,就是“找死”,可能碰上有风险,投入了成本大,有可能出错等这些问题。但是不改革不创新就“等死”,不变革可能人家就把你碾压了,把你业务都抢走了,客户抢走了。不作为就等死。如何夹缝中间如何求生存?
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城商行作为区域性的金融服务机构,跟地方政府的特殊关系,是目前与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不同的地方。需要地方政府把一些存款或者补贴性基金投放等业务放到城商行,争取继续能够维持下来。
其次,在了解当地居民并满足居民金融需求的细分领域方面,城商行可以发挥贴近社区的优势,做一些更细化、更精准、更敏捷的服务,也可以推出一些更人性化的服务。虽然纯线下服务优势减弱,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不可能大面积地去扩招人员和进行地面服务。城商行则应该充分发挥亲民优势,与社区居民非常熟悉的情况下,来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开展具有亲和力与黏性的服务。
第三,城商行对地方经济的发展不能仅仅满足于提供资金,应该更多地通过金融赋能,支持区域经济的繁荣。特别是要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产业链金融,建立以核心企业为基础的信息网络、资金网络和数据服务网络。在掌握中小企业的借款需求之外,还要掌握其借款目的,及市场、营销、管理等方面的需求。发挥城商行资源优势、技术优势,提供赋能的支持和服务,让客户更好地实现借款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