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内蒙古草原上的“塞外粮仓”:黄河几字弯上的“聚宝盆”
中新网巴彦淖尔6月28日电 题:内蒙古草原上的“塞外粮仓”:黄河几字弯上的“聚宝盆”
中新网记者 张玮
黄河北,阴山南,八百里河套米粮川,渠道交错密如网,阡陌纵横似江南……近日,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内蒙古日报社主办的“畅游几字弯·感悟黄河魂”—全国主流媒体内蒙古行暨穿越G7大型采风活动走进素有“塞外粮仓”的巴彦淖尔市,探访这座黄河几字弯上的“聚宝盆”。
巴彦淖尔市地处内蒙古西部,北临乌拉特草原,中部连接阴山山地,南部为河套平原,位于黄河几字弯顶端。
被誉为“塞上江南,草原水城”的巴彦淖尔市矿产资源、风能资源、日照资源丰富,硫铁矿储量居全国第一位,是中国国内风能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其境内的河套灌区是亚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灌区;有机奶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农畜产品出口位居内蒙古第一,为全国最大的无毛绒生产基地。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加快建设绿色产业集聚区、生态文明示范区、乡村振兴样板区、对蒙开放先行区、美好生活共享区,力争建成现代化生态田园城市。
走进河套平原,自然条件优越,生态风景独好。市内散布着乌梁素海、镜湖等300多个湖泊,地处北纬40°的全球农作物种植黄金带,土地肥沃,丰收可期。
总面积35.2平方公里的黄河河套文化旅游区位于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是巴彦淖尔市最大的开放性湿地旅游区、国家级龙舟赛赛点、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讲解员小鱼是土生土长的河套人,讲起这里的文化,她的下巴会微微扬起:“巴彦淖尔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千百年来,黄河、农耕、游牧、边塞等文化在这里交融发展,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河套文化。”
“旅游区以‘总干渠’为轴心,打造集观光休闲、文化体验、湿地度假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28日,小鱼向记者介绍道。
走过“二黄河”20公里黄金水道,走进黄河水利文化博物馆、酒庄老镇、万丰村……几千年的黄河文化、草原文化、农耕文化和移民文化在河套地区聚集、融合、传承、积淀的历程尽收眼底。
如今的巴彦淖尔是“一带一路”陆路通道的重要节点、国家“五纵五横”综合交通运输网和“八横八纵”高速铁路网的节点城市,是华北沟通大西北、贯通大西南、连接蒙古国、通往东北亚国际出海口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向北开放的桥头堡。
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天赋河套”立足粮油、肉乳绒、果蔬、蒙(中)药材、籽类炒货、酿造加工、民族特色等七大品类,按照全产业供应链输出、全过程标准化追溯、全区域品牌化运营、全覆盖互联网商务、全方位云仓物流、全品类市场营销、全领域大数据共享七大体系实施,欲建成全国首个以农畜产品全产业链为核心的综合农业CBD中心,让优质特色农牧产品快速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巴彦淖尔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官方称,该市正在深入挖掘河套文化内涵外延,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特色文化旅游、体育休闲产业,构建“一廊、两带、两区、一环线”全域旅游总体格局,精心打造生态休闲旅游、河套文化体验旅游、乡村度假旅游等精品线路,加快建设集湖光山色、大漠孤烟、戈壁草原、口岸旅游、边疆风貌为一体的黄河几字弯文化旅游带。
“山水林田湖草沙”的和谐共鸣曲在河套平原上奏出了动听的乐章,草原沙漠、湖泊田地已经变成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聚宝盆”,巴彦淖尔市已经走上了“塞上江南、绿色崛起”的“快车道”。(完)
经济新闻精选:
- 2024年11月15日 07:33:42
- 2024年11月14日 14:58:23
- 2024年11月14日 10:52:52
- 2024年11月14日 09:43:10
- 2024年11月14日 09:34:05
- 2024年11月14日 07:47:18
- 2024年11月14日 00:48:44
- 2024年11月13日 14:24:05
- 2024年11月12日 14:11:27
- 2024年11月12日 13:4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