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时评:七十五载的回望,致敬是为前行
中新社北京9月3日电 题:七十五载的回望,致敬是为前行
中新社记者 安英昭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上午10时许,习近平等中国领导人同首都各界代表一起,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
中共中央政治局七位常委集体出席,规格很高。在今年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性时刻,中国隆重举行纪念活动意涵丰富,既是向英烈致敬,也是向历史致敬,更是向未来致敬。
向英烈致敬,是为唤起民族记忆。
“红日照遍了东方,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当《在太行山上》的旋律响起,中国最高领导人同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战士和抗战将领亲属代表、抗战烈士遗属代表,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作出贡献的国际友人遗属代表,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代表,首都各界群众代表一起,先后在大型浮雕《铜墙铁壁》前敬献花篮和鲜花,向抗战烈士表达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
从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外立起布满弹痕的“残历碑”,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展出近万件各类文物,再到全国人大常委会设立抗战胜利纪念日、国家公祭日……中国高度重视缅怀英烈,就是要呼吁人们常怀感恩之心,让那段鲜血染成的民族记忆永远流淌在时代的长河之中。
向历史致敬,是为传承国家基因。
经历了战争的人们,更加懂得和平的宝贵。中国人民素来敬畏历史、崇尚和而不同,五千年的文明传承,令以史为鉴、止戈为武内化入民族血脉;百余年的近代屈辱,使和平共处、自强不息镌刻为国家基因。
一寸山河一寸血,在抗日战争胜利的背后,是彼时国家的积贫积弱和3500多万国人的伤亡。历史的教训必须警钟长鸣,即使在和平年代,中国人也不会忘记“落后就要挨打”,只有独立自主、攻坚克难,才能解决仍存在于科技等领域的“卡脖子”问题。
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认识和平的珍贵。历史的经验值得借鉴,中国人深知和平来之不易,相信国强未必称霸,主张“立己达人”,倡导“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正如习近平在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就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互致贺电时强调,中国将同国际社会一道,坚定捍卫二战胜利成果和国际公平正义,积极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子孙后代享有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的世界。
向未来致敬,是为凝聚奋斗精神。
2019年9月3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指出,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
今年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波云诡谲的国际政经环境,使中国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难度陡增,未来发展的道路亦将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
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纪念抗战胜利、继承先辈遗志,能够有效凝聚和鼓舞中国人的奋斗精神。今后一段时期,重中之重是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此过程中,“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奋斗精神必不可少。
观察人士指出,纪念,是为了更好地前行。中国人懂得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更懂得珍爱和平、开创未来。面对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新挑战,中国必将迎难而上、团结奋斗,创造新优势,拓展新局面。(完)
相关新闻:
国内新闻精选:
- 2024年12月22日 17:59:03
- 2024年12月22日 16:48:36
- 2024年12月22日 15:53:01
- 2024年12月22日 09:16:06
- 2024年12月22日 09:08:46
- 2024年12月21日 19:19:45
- 2024年12月21日 17:09:19
- 2024年12月21日 14:25:07
- 2024年12月21日 11:25:59
- 2024年12月21日 10:59:01